晚上10点了,朋友老朱背着他两岁的儿子还在转悠,说是睡不着觉,只好带着儿子出来走一走、转一转,这样他才更容易进入梦乡呢。
瞬间,我深有同感,孩子小的时候,也许都是这样吧,需要大人的呵护与陪伴,需要大人温暖的关怀。我想起五、六年前,我就经常这样哄着我女儿睡觉的。
女儿1岁左右前后,每天午睡和晚上睡觉前,我喜欢抱着她或者背着她,给她唱儿歌,哄她睡觉。唱得最多的,就是这首音乐家谷建芬作词的《采蘑菇的小姑娘》。我不仅轻唱这首儿歌的原版歌词,我还临时改编了多个版本,在我的轻声吟唱中,女儿香甜地一次次进入梦乡。《采蘑菇的小姑娘》原版歌词:
“采蘑菇的小姑娘
背着一个大竹筐
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冈
她采的蘑菇最多
多得像那星星数不清
她采的蘑菇最大大得像那小伞装满筐
噻箩箩哩噻箩箩哩噻
噻箩箩哩噻箩箩哩噻
噻箩箩箩噻箩箩箩噻箩箩箩噻箩箩箩哩噻
谁不知这山里的蘑菇香
她却不肯尝一尝
盼到赶集的那一天
快快背到集市上
换上一把小镰刀
再加上几块棒棒糖
和那小伙伴一起
把劳动的幸福来分享
噻箩箩哩噻箩箩哩噻
噻箩箩哩噻箩箩哩噻
噻箩箩噻箩箩箩噻箩箩箩噻箩”
喝完原版歌词,我又改编成以下一些歌词继续唱:
“采蘑菇的小娘娘
清早起来上山去,手提着了一个小篮子
走向一坡又一坡
采过了这坡采那坡
山里的蘑菇真正多
山里的蘑菇真正香
采完了这朵采那朵,收集起来就是一大筐
噻箩箩哩噻箩箩哩噻
噻箩箩哩噻箩箩哩噻
噻箩箩噻箩箩箩噻箩箩箩噻箩
采蘑菇的小姑娘
迎着太阳入山中
山里的空气真正好,不时还有鸟儿叫
小鸟的声音真清脆
小鸟的心情非常好
在这树林中采蘑菇 心情感觉真不错
噻箩箩哩噻箩箩哩噻
噻箩箩哩噻箩箩哩噻
噻箩箩噻箩箩箩噻箩箩箩噻箩”
……
活泼、轻节奏的声音,我一遍遍轻声吟唱,回头看看背上的女儿,不知何时已经睡着了。想起一个比喻句“那胖乎乎的、红红的脸蛋,好像一个红苹果!”
儿歌,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就是儿歌,幼儿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与语言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儿歌在培养幼儿思维能力方面具有潜移默化地作用。幼儿感知事物,善于从表象入手,他们这样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听取具体形象的语言,儿歌恰是以生动活泼的独特语言方式,迎合了幼儿的口味,切入了幼儿的心灵。儿歌,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有形象、具体的物象,也许这些物象还是打开幼儿探索与发现世界的一把钥匙呢!我想更重要的是,轻松、朗朗上口的儿歌旋律,带给了幼儿的安全感,也舒缓了幼儿或许当下存在的一种紧张情绪。
很多带幼儿的家长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幼儿午睡或晚上睡觉前,如果把幼儿直接放到床上,幼儿是不易睡着的,因为安静的周围环境,孩子缺乏一种安全感,小小的心里,或许还有那么一丝丝紧张与焦燥,怎么能够入睡呢?或者把孩子放入怀里,轻轻地给他们哼儿歌,孩子能够感觉到周围环境带给他们的安全感,所以容易睡觉。或者把孩子背在背上,去外面晃悠,大人走路时摇动的节奏,外界不时的说话声所汇成的睡觉的伴语,也能够带给孩子的安全感,舒缓孩子内心或多或少的紧张情绪,所以也容易入睡。熟睡后,再把孩子放到床上,他就能够安安静静地睡觉了。幼儿,需要更好的睡眠,才能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促使孩子安静入睡的因素,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不仅仅有必要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