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必须要写一个观后感,无论字数多少,无论多晚。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我看的最快的一本书,自被推荐,到买到书,到在图书馆打开它的第一页。短短一周左右,最后一页呈现在面前,我惊叹于这次看书的速度,因为我本不是一个喜欢安安静静坐着读书的人。这个漫长而又短暂的过程中,我无数次为其中的情景感到悲痛、愤怒、无奈、疑惑、害怕、紧张、感动……读罢,一度陷入其中,难以逃离出来,不经意间,我已将自己重新放在其中审视了一番。直到跑完步,才稍微缓和了些,思绪才慢慢停顿下来,方可动笔。
好奇于,为何开篇三个字“致泰勒”? 直至最后方才找到答案。这位哥哥不仅仅是于童年时,给了她一份安静,一份美好,一份向往,一份力量,最重要在于此后的一个个关键时刻,是他推动了她,最终成为了自己。
我不感动于他让“小妹”去念大学,去参加入学考试,我感动于他的那封信,那份为了自己的妹妹,与家庭背离的态度。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哥哥,我自小不知道把他放在什么位置,也谈不起对我有怎样的影响,可是,那份量始终在心里,不知道是神秘感? 还是距离感? 还是我们本就不同?此时此刻,我也想要感激他,是真的有那么一个哥哥的影子在那里,我多少次想去探究,“我”在他的世界里是怎样的一个存在,是一个可以可无的表妹?还是小时的一个玩伴?亦或是需要做到一个有着亲戚关系的照顾?我猜测不出他的想法,亦随着时间推移,放弃了这探究,但这一刻,我还是想知道答案……
“肖恩”,一个多么可怕的存在,这位“哥哥”让我多次,把书本扔到书桌上,生气的不想再看下去,先不明白,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如果说,他同样也有着“狂躁症”,那么就说的通,可难以改变我对他的讨厌。我想,一开始对于女性的试探,对于自己权威的捍卫,本就可笑,这些女人也同样。我想还有个根源,因为他“父亲”,他,就是他,造就了这一切。
我对摩门教一窍不通,同样不太想去了解。但我也同样用一个局外人的眼光去理解“父亲”口中的种种,既觉得好笑,又觉得合乎情理。不让自己的孩子上学,为好无厘头的战争做准备,不给孩子上户口,信奉自给自足,让自己的妻子学接生,学医学知识——“他们的医学知识”,将一切自己的责任归咎于宗教……真是可怕,真是坚定。最后我像作者一样审视这这位“父亲”,是吗,他还是爱“我们的”。但这爱,未免太过沉重,以至于我对于这位“父亲”的成长经历充满了好奇,又是怎样的家庭,怎样的父亲,怎样的环境,造就了他呢?
多少次的伤害是由这位父亲造成的,断手断脚再正常不过,烧伤爆炸也不奇怪,但我想他的妻子,他的儿子,是他最完美的作品吗?他终是他们发展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作者。我想作者还是屡次在展现“父亲是爱他的”这个模棱两可的事实。
一个没上过学的人是怎么通过入学考试的呢?她是如何从基本的算数到三角函数到代数的呢?是怎么一边为父亲工作一边学习的呢?又是怎么用坚强的意志力来和父亲的思想控制做斗争的呢?这里不仅仅感谢泰勒,更在于她本身,她本身就不太一样,她就是不一样。我想28分是个奇迹,进入剑桥是个奇迹,哈佛学习是个奇迹,获得博士学位也是个奇迹。作者在这些章节里,给我了一种故意抹去“努力”的感觉,像她所说,我本该像你们说的那样感激,但只觉心中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
“我”并不把爱情亲情放在第一位。可她多次因为“家庭”而离开了想要拯救她的人,或者为了“自己”。
作者把那种,冥冥之中的决定,称之为“教育”力量。教育?从一个很多词都没听过,到学期末拿到A,获得奖学金,中间只提到她会学习到凌晨两三点,后来她说,对于没钱的自己,那种享受不属于她。钱确实是个重要的玩意儿!对于她把自己从剑桥里独立出来,我觉得没必要,完全没必要,到后来,我亦觉得自己也是如此。
这些段落到底是轻描谈写了,还是我读的轻描淡写了?唯有作者患病,差点完成不了博士论文那刻,才觉得那是个病? 我更惊叹于,仅仅靠着无用的心理老师每周的咨询,就好了?
好难理解,那到底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社会?作者无数次思考,新我与旧我的矛盾,他们是背叛还是互等呢?我甚至也同样为她疑惑,我同样疑惑,想要成为的自己和真正的自己的区别?或者如何定义那些改变?
只有自己方可定义自己?
我还是没有找到答案,我想我还要再读一遍,也许有用呢。
最后,她过的很好,有一群“家人”。
我难以不把自己放在里面,我甚至认为我就是她的一部分,我从没如此深刻的认同,毫不怀疑,我在嘲笑,我在感叹,我在悲哀,我在疑惑。
写到这里,方才发现,我没有找到想要东西,我得再回去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