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
(一)目标+约束条件
�不可抗力的约束:不完全信息等
1.财政资源约束
2.干部人力资源约束
3.群众基础约束:社会共识
(二)政策制定的规范分析
1.政策收益与执行成本
2.成效长短
(三)政策制定的实证分析
1.利益分层和利益分成
个人(官员)>部门利益>政府利益>行业利益>社会利益
2.制度运作:运作结构与流程
3.意识形态
(四)政策决策的几个阶段
1.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制定政策>(政策评估)>政策评估>政策解读
二、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
1.情商:多方各层交际
2.利益与立场:当政人立场的中立性研究
三、政策报告种类与原则
(一)内部报告
1.材料与报告=专题与综合性课题
2.讲稿=领导人风格
3.日常公文:不同场合+不同体例(请示与年终报告)
(二)公开报告:怎么解读+相关问题分析+政策建议
(三)报告原则:资料>逻辑>判断
1.足够的资料
�证据确凿
�出处核实
�综合所有观点:梳理和刷选不同观点,找出各观点的前提假设、逻辑推理和理论依据>最后提炼出两种或几种观点,并指出哪种观点应该采用
�对事不对人:非公共舆论性事件,仅以事实(数据)说明,不可随便牵扯别人动机
2.提供清晰的逻辑
�开门见山+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各段中心之间的逻辑关系
3.准确的判
�给议题定性,做价值判断
�不犯方向性错误
�预测:预测事情,但不设定事情发生的时间+区间调控与预测(说明多大程度会处于多大的误差区间里)+说明不同情况,提供参照系,确定可能性最大情况
四、政策报告语言体系
1.公文话语VS.学术话语的自由转换=政府关心问题VS.学术工具(理论)
2.政府报告的结构:成绩+问题(不同群体)+方案 》政府政策的方向、重点和区间
3.各类型的政府报告:部门报告+工作会议总结报告+规章制度
五、政策的连续性
问题是什么时候最早提出?为什么在当时提出这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各方观点是什么?曾经出现过哪些争论,有过哪些措辞的变化、政策的调整?
六、政策的创新点
1.需求与原则:成本最小化+风险回避者+边际创新
2.创新点来源:以前的政策和报告+当前理论研究(两种话语的转换)
3.新的表达方式:人民日报社论+新华社+网络用语(谨慎)
七、报告的受众
(一)政府官员
�未接受专业教育的天才,一点就通(假设认知or前提)
�提供决策参考而不可越俎代庖
�拍板,做决策(承担责任)是领导的工作
�报告留有余地,供领导修改
八、套利与信息不对称
1.上传下达:地方实际+政策宣讲(说明政府决策是如何思考的),交换信息
2.国内国外+地区差异
九、影响力的最优化利用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世,大隐隐于市”,成就大隐之道:圈内评价不错,圈外有了解但不清楚,公众不知道。
十、分寸感
1.端正态度,不炫技
2.简短简洁
3.客观事实,不做过激或过肯定的判断
十一、公开报告的价值判断标准
有无新观点+有无新方法+有无新表达方式+有无新材料
十二、提出问题与提出解决方案
提出新问题+提出新框架>自圆其说即可
十三、是锻炼个人综合素养,忌讳多想(谋利上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