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一些鸡汤文里说了“年轻一定要多吃亏”、“能吃亏才能做大事”等等之类的文字,年轻时还觉得有深以为然有些道理,吃亏吃多了才会回想和思考:为了我会走这样的弯路?为什么我会上当受骗?为什么我明知路不通还偏要走……
有一天想到这样的一个例子:如果从南宁到北京可以坐飞机、可以动车甚至可以坐大巴,为什么还偏偏步行?如果是为了体验生活,那可以理解。如果不是,是否在做选择的时候,要多考虑时间成本、沉没成本、机会成本、试错成本?如果从锱铢必较的经济学角度来说,一切的选择都应该谨慎。不管是交友、恋爱、创业、投资……有人说,如果每件事都那么计较和功利的话,那这一切还有什么意思。
我相信,多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多一种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也许能人少走很多不该走的弯路,避免很多不该犯的错误,错误在发生前,没有人知道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是什么,但是至少应该树立这样一种意识:人生如果能不吃亏,那干嘛还要去自找麻烦自讨苦吃呢?
我相信,积极的、正面的结果给人带来的影响远远大于消极的、负面的结果。小时候,上课认真被老师表扬,整节课都会认真听讲,也会爱上老师的课从而增加了学习的兴趣;而如果上课不认真被老师痛骂批评甚至打一顿的话,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怨恨老师,从此产生了厌学的思想。老师如此、家长如此、交友更是如此。为什么学区房那么贵,还有那么家长拼了命挤破头把孩子送进名校,因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是稀缺的。不说个例说概率,一颗种子,在肥沃的土地上和贫瘠的土地上长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你也许还会说,美国著名歌手贾斯丁比伯,就是因为经历各种打架、抽大麻丑闻才知道人生哪些事是正确的和错误的。可这种错误本可以避免,多少艺人因为吸毒、出轨而被全网封杀,再也找不到往日的辉煌?
吃亏一定是好事吗?不见得!一定人的成就与他吃过的亏并没有直接的必然关系。不是吃的亏多了就能成功,不是吃得亏越多成就就越大,也不是要成功必须得吃亏。有多少人是二十岁了吃亏、三十岁了走弯路、四十岁了被人骗、五十岁了还很天真,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甚至是上天安排的路……常人说到“事不过三”、“吃一堑长一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实这些都是有先决条件的。鸡汤文听多了,可能会让人慢慢习惯所谓的弯路与曲折,慢慢沉迷甚至麻痹大意,从而失去了对事物本质的钻研精神,失去了思考能力。
回想起我刚毕业那会,初出茅庐、懵懵懂懂,空有一番热血和激情,在公司上班非常喜欢甚至享受老板每天灌输的鸡汤和鸡血,对老板的话深信不疑,整天幻想着表现好一点,这样就能升职加薪。这本不是坏事,可更应该思考的是,老板是不是一个值得追随的人;老板的思路到底有没有漏洞,如果有该怎么补;为什么有的人会用不同的眼光看待项目;为什么每天很努力却看不到项目好转的信号……老板一定是对的吗?不一定。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的工作就是把马云的决定变成正确的”。马云是睿智的,更是幸运的。接触了咨询行业,接触了形形色色的老板之后,我才发现,老板的想法不都是正确的。每当我看到朋友圈还有各种打着“股权众筹”、“原始股”、“区块链”的旗号进行变相传销时,总是好意提醒,可换来的答案大多是:你对我们项目还不够了解,我建议你来听我们老板分析下。即便我能说出往下三步他们会走入什么样的困境的时候,他们也还是一副“你懂个球,老子会证明我是对的”。而当结果证明我是正确的时候,他们也只会自责“当初要是相信你就好了”……
吃亏并非无价值,对一些会反思的人来说,这是一笔不可量价的过程资产,这会不断开拓我们的眼界、提升我们的认知,使我们在待人处事方面会有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从而让我们在下一次做选择的时候更加从容和冷静,犯错、走弯路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但这种能力并不是只能通过吃亏才能学到,最可怕的是吃了一辈子的亏还不会反思。读一本好书、看一场电影、交一个优秀的朋友都可以让我们有所收获,但前提是得学会思考,别人说的不全是对的,包括我。每个人的经历、经验、能力都不同,就如小马过河,河水是深是浅只有自己知道,在大步往前迈的同时也要看看是否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毕竟,方法都是会思考、敢尝试的人想出来、干出来的。
年轻人能不吃亏尽量别吃亏,这和急功近利、好高骛远是两码事;
年轻人能不吃亏尽量别吃亏,成长不在于走过多少弯路吸取多少教训;
年轻人能不吃亏尽量别吃亏,你不知道你吃的亏会让你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年轻人能不吃亏尽量别吃亏,遇事多思考、多分析、多推演,总会有不同的答案;
年轻人能不吃亏尽量别吃亏,余生路还长,可以慢慢走,但能给我们挥霍的时光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