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古文作为土壤,中文又该如何茁壮成长?
刚踏入简书不久,苦寻将文章写好的方法,不求溢进,只求不再粗浅。探问了两位老师,得到的意见不少,值得留意的是,他们都异口同声,为写出一篇好文章提出了一个方法—增进古文修养。
收到这个答案,我不禁疑惑。现今是白话文的世代,而我亦非一心写好古文,单单要改善写作,与古文有何关系?老师回答道,一篇好文章,其中有两方面是必不可失,一是用字;二是思想。失去了这两块拼图,而要将“文章”建构得出色而完整,简直天荒夜谭。
老师先说用字,文章要好,不必艰辛得令人读到头昏脑胀,但求用字精炼,字字珠玑,而又不失美态。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句,便是一个江南,令人拍案叫绝。若能从中学习,必定大受裨益。然而,以〈滕王阁序〉作例未免极端,毕竟此文乃堪称文笔最佳的古文,单以一文来论证古文的文笔都出色,似乎过于武断。可是,当我们读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时,却不得不承认,在现今文坛,在全白话文的文章之中,却找不到多少篇作品能够与以上的佳作相提并论。当今,拥有好题材的文章不少,写亲情、友情、爱情,情节感人肺腑亦可歌可泣,可惜就是过不了文字这一关,相较古文的文采,只能瞠乎其后。欠缺文字的修饰,虽不会令作品变得一文不值,但试想,任由梅花再扑鼻,假若其貌不扬,也真是叫人婉惜。向先人借镜,学习遣词用字,是改善文笔的不二良方。有了出众的文笔,方能成就一朵色香兼备,倾倒万人的妍华。
再说思想,当然,空有华美文辞而败絮其中,一样难称好文章。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范仲淹之所以流传千古,除了其作品拥有精雕细琢的文字之外,后人更欣赏的,是他们那悲天悯人,时刻忧国忧民的情怀。读到“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读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确实叫人掩卷叹息,心中满是敬佩之情,中国文人的可贵之处,正正在于这份经时济世的情怀。文章失去了情怀,再好的作品也淡而无味。当然,现代文学之中也不乏思想高远的作品,例如鲁迅的文章同样立意深远,引起无数反思,以他们的文章学写作,学思想,同样有效。然而,也是回归老话题,思想是高是远,可惜文辞与李白王勃相比,就是泰山鸿毛了。何不直接以古文作楷模,用字思想一并学习,一举两得。听到这里,我茅塞顿开,反观自己的文章用字稚嫩,立意低下,看来是时候恶补一下古文了,否则,这一株名为中文的鲜花,又该如何茁壮成长呢?
〈古文土壤,种出艳芳香华〉
期待你的留言,赞好,关注,下回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