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青铜雕塑-大卫by多纳泰罗
《大卫》by 多纳泰罗
名称:《大卫》
形式:青铜雕塑
作者:多纳泰罗(Donatello)
创作年代:ca.1440
现藏馆:佛罗伦萨巴杰罗国立美术馆
作品简介
多纳泰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雕塑新纪元的代表人物,曾耗费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古代希腊和罗马的雕塑,但他并不一味地模仿,而善于在继承古典主义雕塑艺术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这尊《大卫》就是多纳泰罗进入艺术的成熟期的一件重要的代表作。着意表现人的完美体魄和崇高精神的雕塑作品,在黑暗的中世纪已经消失,所以同真人一般大小的裸体《大卫》问世,实在是惊世骇俗之举。裸体的、有血有肉的少年大卫立在人们面前表现了过去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到来,开创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和颂扬人体美的先河,奠定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传统。他所塑造的大卫是佛罗伦萨人热爱和平、追求自由的心愿象征。《大卫》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符合古典艺术的理想标准;它的姿态遵守“重心转移”的造型规律,显得放松而自然。《大卫》正陷入复杂沉思的心理状态,他的沉思目光似乎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美和力量。这种对人类自身价值的发现和认识,正是文艺复兴的根本精神。
作品欣赏
大卫是圣经故事中一名英雄,他在用石头杀死了巨人歌利亚。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是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大卫》
多纳泰罗的作品是描述大卫胜利后,脚踩巨人头的时刻,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描述的是大卫正要投石块的时刻。两幅座作品都是大卫的裸像,但是多纳罗泰的大卫身形比例更加优美,四肢较纤细,站姿也更轻松,显示胜利后的愉悦;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更具阳刚雕塑的美,四肢比较健壮,神情比较严肃,表示正在奋力作战。因为两幅图都是描写大卫,但是描写的是不同时刻大卫,放在一起能更好的欣赏。
二
板面油画-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夫妇像by扬·凡·艾克
形式:板面油画
作者:扬·凡·艾克(Jan Van Eyck)
创作日期:1434
尺寸:82.2 x 60 cm
现馆藏:英国·伦敦·国家博物馆
作品简介
《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在美术史上堪称卓越超凡。不过,这样一件名作原本并不象我们许多人在试图给它下定义时认为的那样,是一幅肖像画,或者是一件风俗画之类的作品。阿尔诺芬尼是在1420年被菲利普公爵封为骑士的真实人物。画家真实地描绘了典型的资产者形象,不仅再现夫妇的外貌和个性特征,而且对室内的环境什物作了极其逼真的描绘,显示了画家特殊的造型才能。
《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夫妇肖像》中的人物手势动作、环境道具都有民俗的含义,十分有趣:阿尔诺芬尼夫妇的手势表示互相的忠贞,托着妻子的手表示丈夫要永远养活妻子;而妻子手心向上表明要永远忠于丈夫。华贵衣饰表明人物的富有;画面上方悬挂的吊灯点着一支蜡烛,意为通向天堂的光明;画的下角置一双拖鞋表示结婚,脚边的小狗表示忠诚,女子的白头巾表示贞洁、处女,绿色代表生育,床上的红颜色象征性和谐,墙上的念珠代表虔诚,刷帚意味着纯洁;画面中间带角边的圆镜代表天堂之意。所有这些象征物既有基督教的信仰,又有世俗的观念,画家都一一收入画中,作了极为细致的描绘。在人物中间的墙上挂着一面镜子,镜框带有10个突出的朵状方形,每个方形内又置一个小圆形,每个圆形内画一幅耶稣的故事画,图像细小到难以识别。中心圆镜内反射出整个房间的景物。这种精微工整细腻的油画世界罕见,也只有在尼德兰的细密画中可以见到。据说这种精微的描绘连现代摄影家都为之惊叹,使用镜子反射来扩大画面的空间,是这幅杰作的又一特色,这些艺术特色对后来荷兰的风俗画有很大的影响和启示。
作品欣赏
初看这幅画时,感觉男主人公在搞怪,虽然神情严肃,有点搞笑,进一步了解这幅画后,才知道描述的婚礼现场,男主人公在庄严的宣誓。了解到其中人物手势、环境道具都有特殊含义后,感觉画家扬·凡·艾克很厉害,但是更体现他高超的技艺在那面镜子上,放大图片,看镜子,发现镜中画了整个房间的景物,总共有四个人: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夫妇肖像、牧师还有画家本人,通过镜中的反射,才理解男女主人公在干嘛。整幅画非常写实,小狗的毛发、主人公的衣服纹理、镜中的反射景都体现出来了,感觉这不是油画,而是一张照片。的确很惊叹画家高超的技艺。
三
蛋彩画-春by桑德罗·波提切利
名称:《春》
形式:蛋彩
画作者: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创作日期:1482-1485
尺寸:203 x 314 cm
现馆藏:佛罗伦萨 乌菲齐美术馆
作品简介
《春》从绘画技法来讲由于没有采用当时已在法兰德尔流行的油画技法,而是采用传统的蛋清画法。画面上华丽的装饰效果反而更加强烈。由于蛋清干后会使颜色形成坚硬的一层,是一种透明的颜色,因此在这幅画上我们可以感受到那接近水彩画的纯净,透明的效果。
在绘画史上,有许多作品描绘春天,然而还没有一幅作品能于波提切利的这幅《春》相媲美。可以这么说,这幅画已经尽善尽美地表现了春天的美和典雅。波提切利在这幅画里,构图上采用了平面的装饰手法,将众多的人物安排在了适当的位置上。画面上一共九人从左至右一横列排开,没有重叠、穿插,并且根据他们在画中的不同作用,安排了恰当的动作。作为主角的女神维纳斯所处位置比其他人稍后一点。画面像一幕正在上演的舞台剧,布景是一片带金色的暗褐的小树林。波提切利在这里表现的是罗马诗人奥凡提奥斯的长诗《行事历》中描写春天的情景。
我们从画面的右边向左看过去:充满情欲的西风神赛弗尤罗斯正鼓着腮帮子飘然而入,追赶着大地之仙女克罗丽丝。他的到来,最右边的这棵树也折弯了腰,仙女克罗丽丝使劲的企图摆脱西风神的追赶,最终没有逃过西风神的拥抱。克罗丽丝的口中溢出了鲜艳的花朵,纷纷而落。飘在花神费罗拉的身上,形成一件美丽的外衣,如同大自然一样,曾经是一片白色的大地,转眼间已经是鲜花盛开,生机盎然。《行事历》有这样的描写:“我,昔日的克罗丽丝,如今,人们叫我费罗拉。” 波提切利在这里正是以绘画的形式,描绘出了奥凡提奥斯的诗意。克罗丽丝是大地的仙女,西风神就是春风。春风吹过,大地花开,美丽的花神随之诞生了。这个过程同时也表现了人生道路上春天到来的丰姿。
画面左端描绘的三美神舞动着春天彩霞般的轻纱,手拉手在翩翩起舞。这在文艺复兴时期可以说是女性美的典型,在形象上波提切利将她们描绘的十分相像,又有微妙的差异。三人中从左至右第一个美神动态幅度最大,头发松散地披着,胸前别着一根别致的胸针,衣服格外华丽、内外起伏,整个姿态显示了她内心剧烈的冲动,这些特征说明了她就是“爱欲”的化身。相反中间的一位,无任何娇饰,衣着也极为朴素,表情严肃,无疑她就是“纯洁”的化身了。在朴素、雅静的“纯洁”和华丽、热情的“爱欲”的接触中,“美”诞生了。三美神中,“纯洁”和 “爱欲”的对抗,“纯洁”的左肩衣服脱落下半截,暗示了爱的诱惑,作者在这里表现了爱的觉醒与美的追求。从而自然的引出了作品的主角——美和爱的化身女神维纳斯。她位于两组人物的中间,又稍高一点。飞在上面的丘比特之箭恰好对着“纯洁”之神。一幅春天的作品,同时又是一首讴歌维纳斯爱的胜利的战歌。
《春》这幅作品,又被称为《维纳斯的盛世》。在中世纪的宗教绘画中,一般只有圣母玛利亚才被安排在拱型之下。波提切利在这里借用了这种形式,在维纳斯身后,波提切利利用树枝与背景天空将树型有意识的留出了这样的一个拱型。深色的背景树林,恰好在她的周围豁然开朗,突出了维纳斯主角的地位。她左手提着衣裙,右手稍微举起,仪态端庄、典雅。
作品欣赏
因为是艺术小白,想让更多的人更好的欣赏这幅画,所以把作品简介都贴了出来。初看这幅画,就感觉美和和谐,表现出来了春意盎然。唯一破坏画风的是最右边的风神,不过通过看简介,想想春回大地时刮得风貌似该是这个形象,吹醒了大地女神,口吐鲜花,飘落在花神的身上,好似在描述一个故事。据说整幅图有500多余中植物,它们中的90%能在三、四月采集到。由此可以肯定,却是表达了春天的主题。不得不感叹画家的水平之高,画出了这么多种植物来(虽然我辨别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