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马伯庸,只闻其名不知其人。《长安的荔枝》是我读的他的第一本书,这本书的字数不多——118000字,32开的纸张,所以读起来非常的快。字数虽不多,但我觉得里面的容量却非常大。在书的文后说明里,马伯庸说明了他写这本书的原因,在他写《显微镜下的大明》时,阅读了大量的徽州文书,在一份材料里看到了一个叫周德文的歙县人的经历,当时朱棣决定迁都北京,而周德文负责催办钱粮、勾当公事,去全国各地采购各种建筑材料,支援新京城建设。工作很辛苦,他“东走浙,西走蜀,南走湘、闽,舟车无暇日,积贮无余留,一惟京师空虚、百职四民不得其所是忧,劳费不计。凡五六过门,妻孥不遑顾”。周德文作为负责物资调度的基层小吏之一,因为太过劳碌,病死在了宛平县德胜关。2020年在疫情期间看了几部日本电影《决算!忠臣藏》《搬家的大名》《殿下,给您利息》等,这几部影片共同的特点是以基层办事员的角度去审视历史事件,同时又有一个朋友发微博说“杨贵妃要是马嵬坡没死,真逃到了日本,是不是再也吃不到荔枝了?”一下子让他灵感勃发,试着把“一骑红尘妃子笑”用周德文式的视角进行解读,也就有了这本书。
书中的李善德是真有其人,但却是武则天时代的人,职位相似,都是“司农寺上林署令”,所以作者索性拽他到天宝末年来客串一下。故事虽是虚构的,但是却是建立在大量的史实之上。通过长安城小吏李德善突接一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一日色变,两日相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5000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把五千里外岭南的荔枝运到长安,都知道是不可能的事儿,在各部门踢皮球,把这任务踢到李德善所任职的上林署,没有人愿意接受这个任务。给贵妃庆寿,本是一次机会,但这个机会,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完不成任务的结果就是杀头。所以上司以及同事就以欺骗的形式把这个任务推给了当天请假去签购房合同的李善德。刚刚在京城购买了房子,虽然是用贷款买的。但毕竟有了一处自己的家,所以此时此刻的李善德是最得意的时候,再加上上司先饮美酒做引诱,头脑发昏的李善德就这样在任务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当李善德看到“荔枝鲜”这三个字时,人一下子蒙了。可名字已经签下,无论如何苦苦哀求,没有人体谅你。但在好友韩洄和杜甫的开导下,他准备放手一搏,既然都是死路一条,为何不试试呢?
于是李善德亲赴岭南,他无心欣赏风景,而是忙着研究职方司的资料和沿途地势、里程,希望从中找到机会。当时大唐邮驿分为四等:驿使赍送,日行500里;交驿赍送,日行350里;步递赍送,日行200里;最慢的日常公文流转,马日行70里,步及驴50里,车30里。即使是按照最快的“驿使赍送”,从岭南赶到京城也要十几天,新鲜荔枝绝送不过来。随着钻研的深入,出长安时,那股拼死一搏的劲头,被残酷的现实打击得四分五裂。虽如此,一个多月之后到达岭南,还是马不停蹄的开始筹办荔枝的采办,并向当地农户询问荔枝的保鲜方法,虽然现实再一次的打击了他,而此时是3月19日,离贵妃诞日6月1日,他决定付诸实践,首先用双层瓮装荔枝,兵分四路(第一只走梅关道,走虔州、鄂州、随州。与李善德来时的路一致。第二支走西京道是直线距离最近的一条。第三只还走梅关道,但到宿州后改为漕运路线。第四只直接登舟走水路)。每个骑各带两个坛子,并配备一小瓮,以便于检查荔枝保鲜程度,开始向京城进发,他让骑手每天记录荔枝变质的时间,通过飞鸽传书,李善德一一做好记录。结果是荔枝都在第四天晚或第五天一早味变,这已经是荔枝保鲜的极限,而路程只走了一半。
通过四路的对比,李善德决定再跑一次,四路缩减为两路,走梅关道与西京道,并对路线进一步优化。这次的结果是荔枝进入味变期的时间延长了半日,而两路人马完成的里程也比上次多了200里。
虽然又一次失败,但李善德并不想放弃,既然提速到了极限,那只能从荔枝保鲜方法想办法。他花重金买来《氾胜之书》《齐民要术》之类的农书进行查找,最终还是从农人处了解到了荔枝带枝可以延缓半日。而此时已经是四月七日,他决定随马队出发,进行最后的试验。最终的结果,荔枝还是没能新鲜的送到长安,但是11天内在荔枝香变与味变之间已经到达丹江口,如果动用朝廷的力量,让尚书省出面组织,可以把沿途驿站的力量都动员起来,加快更换频率。11天完全可以抵达长安,并且再次改变储藏方式,等枝条枯萎后,摘下荔枝,并以冰镇之的方式是可以再延长荔枝的保鲜度的。
于是立刻行动寻求朝廷的帮助,虽然作为一小吏,各部门没人搭理他,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惊动了杨国忠,既然能够把新鲜荔枝送到长安,这讨好贵妃的机会怎可错过。在朝廷的参与下,荔枝终于在贵妃诞日,送到了长安。
李善德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这也是一个心酸的故事
虽只是一小吏,但李善德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京城购置了一处房产,虽然以贷款的方式购得的,但毕竟在京城有了房子,幸福的日子马上开始了。却被上司以欺骗的方式接下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他的人生一下子跌入到了低谷,自己性命难保,妻儿也会受到连累。他心灰意冷,但却又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在好友的鼓励下,准备放手一搏。而他只是一个从九品的低级官员,无钱无势,接下这个任务,在大家眼里,他已变成了一具死尸。而他又是一个老实本分之人,还是在好友的开导下,才以为圣人办事之名让上司拨给他了三十贯钱,并索要了一张邮驿往来符券,有了这券,官道上的各处驿站,他便可以免费停留,人马吃嚼皆由朝廷承担,但马匹还得还需他自己购买,因为他品级太低,没法调用驿站的马匹。
在他的精心研究、观察、试验之后,最终把两坛新鲜的荔枝送到了长安。其中所耗费的人力、财力、精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作为一个忠厚循吏,这样的代价是他之前从没有想到过的。作为明算科出身的他,笔账他算的最清楚,可是他却找到杨国忠去算账了,本来因为送荔枝有功,算是攀上了这个高枝,升官发财指日可待。可他这一算账,一下子把杨国忠得罪了,当场被杨国忠打折了腿,被判罚流放岭南,成为一个种荔枝的老农。而他栽种的荔枝,再也不能送到长安了,因为安史之乱,贵妃和圣人逃到了蜀中。从此,“妃子笑”只成了荔枝的一个品种。
这还是一个讲述职场的故事
李德善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小吏,正因为品级太低,他其实没有真正在官场中游走过,官场中的一切潜规则他并不知晓。当他拿着掉落的黄贴去找上司时辩驳时,没有一人为他说话,这样不可完成的任务,好不容易找到了替死鬼,谁会承认?当最后一次试验他随车队回长安时,差一点被岭南五府经略史派来的刺客杀害。等他拿着他经过试验总结的荔枝转运法去寻求朝廷各部门的帮助时,没有人把他放在眼里。又是好友韩洄的点拔才让他知道了做官之道: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要想得到他们的配合,应该做的是在呈上转运法之时附上一份谢表,说明此事有岭南五府经略使着力推动,度支司同人大力支持,太府寺、司农寺、尚食局助力良多……
这也是一个让人从历史中反思的故事
作为明算科出身的李善德,曾给杨国忠算过这样一笔账:荔枝转运路程四千六百里,所涉水路驿站总计一百五十三处,每驿月均用度四十贯,半年计有三万六千七百二十贯,每站附户按四十计,一共有六千一百二十户,丁口约万人。荔枝钱总有两万贯上下,合计五万六千七百二十贯。实际花费三万一千零二十贯,而剩余的两万五千七百贯却入了大盈库,为皇帝的专用小金库。这么大的花费,只为运送两坛鲜荔枝。本可以由朝廷出资,但总有像杨国忠一类的人,为讨好圣上,反而以克扣基层或底层官员的补贴,加大赋税力度的方式进行,使得沿途老百姓苦不堪言,为逃赋值得背井离乡,有些村庄成了空村。而圣上根本不过问过程,还会称赞这些人会办事。正因为不问民生,不顾老百姓生存,使得唐朝最终爆发安史之乱,而那个为博贵妃一笑的唐太宗,仓皇逃往蜀中,被迫成了太上皇。而他所宠爱的杨贵妃,也被他刺死在了马嵬坡。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历史的教训不可谓不惨痛,但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所以历史才会一直在反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