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大学之后才知道,原来社会并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原来,并不是进入大学之后,社会的大门就会向你敞开,而是需要你从另外一个角度走出教室,走出宿舍,走出大学的校门,去主动张开怀抱,接触社会的洗礼,可能这个过程会很痛苦,可能这个过程会让你感觉很陌生。
但是,这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或早或晚。
如果说你在大学没有经历过这些,那在毕业之后,可能你要摸爬滚打好多年才能认清社会和大学的不同。
一、打破固化思维,不断更新迭代才是真理
大部分的孩子不论进入什么样的学校,总是会被学校困住自己的视野。觉得学校里的制度可以认定你是否优秀,所以说,在某一方面做得好的人往往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大力认可,从而久而久之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而最神奇的是,一项荣誉就可以让一个大学生在大学里得到各种各样的优待,而这种优越感,可能会持续好几年的时间。
但是残忍的是,社会上并不然。当你取得了某种成就的时候,不可否认的是,你当下会获得某种荣誉或者别人的认可,但是伴随着的也是另一种更大的责任。如果说接下来,你的行为或者能力不能够担当起你所在的职位或者荣誉,那立刻会有更加优秀的人把你比下去,而你之前获得的荣誉也会被淡忘或者被替代。
社会是一个更加快速更迭的淘汰机制,人需要不断的往上走,而不是困在自己取得的过往的成就里洋洋得意。这也很好的说明了为什么很多在大学里表现出色的,学生会主席或者身处其他职位的大学生在进入公司之后却不能有良好的表现。
二、保持空杯心态,放弃眼高手低才是王道
往往大学生会被贴上一个标签叫做:眼高手低。首先是因为,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毕业之后被社会冠以'高学历'的名号,当他们从学校里走出来之后,就自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学了四年的知识,理应被社会认可,并且得到一个很高的报酬,这是以大学生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
而作为社会上的面试官或者是用人单位,他们去看他学生的时候,会觉得大学里学的知识跟他们的岗位匹配度可能几乎为零,或者是他们的知识转化成岗位上的技能需要时间的积累、经验的沉淀。所以说对于他们来讲,大学生的工作技能和你的学历或毕业的学校,并不是百分之百对等,而是与你的工作经验密切相关。
所以,大学生觉得自己学了百分之百的知识,而在跟社会对接的时候,发现其中可能只有5%是可以直接用到的,其他的或者没用或者需要实践去把它转化成能够用出来的技巧。所以说这个时候如果大学生一直觉得自己学到的是非常棒的,一直怀揣着自己满满的知识库,不愿意把它给清空,不愿意空杯的心态去接纳社会上需要的技能,那他永远都会固化在自己的牢笼里,没有办法快速的在社会或者自己的岗位上提升。
而最好的办法就是空杯心态,就以小白的心态,像海绵吸水一样去重新学习,获取,积累工作经验。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在从学校到社会这个过渡期得到一个快速的转变。
不论你的学校怎么样,不要被它困住,视野要向社会看。走出学校,在真正的踏入社会的那一刻,要放低姿态,以重新学习的心态面对,工作岗位。这样你才能够可以快速从一个学生转变一个职场人士,而且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打开职场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