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老街对于人们,不仅是栖身之所,更是传承文化的摇篮。
昔日的街巷、古桥、古树和寺庙,是城镇最珍贵的记忆。承载与存留,追溯与见证,城镇发展的脉络就留存在这些老街记忆中。
姑苏城外,西北堍,有一座名叫黄埭的古镇。春申君黄歇以土堰水筑成堰埭,得名春申埭,后称为黄埭,沿袭至今。古往今来,黄埭河浜交织,水土富饶,民兴商盛,是当时苏州西北部和无锡锡东地区的商埠重镇,与木渎、浒关、甪直一起被称为苏州四大古镇。
在云卷云舒之间,明媚的午后,沿着小桥、流水,隔着时空遥想,走进黄埭老街,走进相城的诗情画卷,烟火袅袅,老街不老。
老街由隔河相望的两条街巷组成,北浜叫黄埭大街,河街相邻;南岸水陆并行,叫下塘街。这是黄埭人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静静诉说着那些美丽过往,沉淀着关于这里的“独家记忆”。
黄埭老街,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默默地孤独地踞于闹市一隅,见证了代代黄埭人繁衍生息,也静静地目睹着新街的不断变迁。寒来暑往,无论外头有多喧嚣,黄埭老街,独守着那份恬淡和宁静。
老街上商铺民居临河而建,多为传统江南砖木结构民居建筑,鳞次栉比、粉墙黛瓦,石埠错落有致,水色清澈,老屋、石桥、杨柳倒影水中,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古镇,水乡的味道依旧。
脚踏古朴的青石路板,轻抚着斑驳的门窗,时光冲刷下的老街,总留存着印象深刻的故事,依稀听见旧时岁月的回声,柔和悦耳的评弹声从远方飘来。
即便守着平日里的清冷,老街现存的古桥香花桥从不曾被人遗忘,在静守中聆听这小镇的车喧与人嚷,延续着黄埭人千百年来的期盼和守望。香花桥始建于吴赤乌四年(241年),重修于宋,清同治年十一年再次修建,旧时正对兴建于东吴年间的兴国寺山门,是富有盛名的“黄埭十八景”之一。香花桥的名字与民众到兴国寺烧香有关。据说,凡过此桥去兴国寺烧香的人,必须先把香烧了,然后才能进寺,香花桥因此得名。
透过香花桥上的宋代武康石旧构,可以看见蹉跎岁月留下的厚重记忆。怀着一种情愫踏过,仿佛老街多年积淀的心境,内心沉实、凝重。
古建筑是城镇记忆的载体,承载着悠长的历史文化。一百七十多年历史的熙馀草堂,位于黄埭大街和中市路的十字路口、兴隆中市桥堍北,是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由“香山帮”工匠精心打造的古建筑,原为乡绅朱福熙的住宅,宅院清丽秀雅,工艺精细灵巧,折射出江南士民特有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熙馀草堂的主人朱福熙,字少台,曾任黄埭公益事务所的乡董,黄埭商团的董事,担任《黄埭志》的主修,并创办埭川初等小学校、国民小学校。
吴地人的性情与审美,也反映在了熙馀草堂营造技艺的精微之处。门楼前后嵌有精美的砖雕,分别刻有“诗礼继世”、“耕读流芳”。古色古香的砖雕门楼,透着历史流光的窗棂,还有年年花开不败的广玉兰古树,无不令人沉浸在旧年的光阴里。
熙馀草堂先后曾被用作黄埭乡人民政府、黄埭镇春申社区、黄埭文化站等单位的办公场所,后用作江南书场、黄埭评弹陈列馆,见证了黄埭历史发展变迁。
走过长长的备弄,熙馀草堂花厅中采用典型苏式厅堂廊轩形式,还采用了贴金工艺,而花幔处则是民国的装修风格,镶嵌有黄色、紫色、绿色等不同颜色的玻璃,非常具有民国特色。古建筑中同时保留了清代和民国建筑风格,这在苏州还是比较少见的。
老街中段白果园,八百多年树龄的古银杏,在众多民居中,显得孤独挺拔,如同一把巨伞支撑在天地间,是老街上的一大醒目地标。这棵温柔壮丽的古银杏,从岁月中走来,在沧桑中屹立,在晨光交替中,守护着关于老街的“独家记忆”。
老街上还有着所有老街该有的东西,杂货店、棋牌室、理发店、渔具店、修理铺等等。时光似乎在这些东西身上停止了流动,它们仿佛一直都是那种很熟悉的老样子。
居住在老街上的人们,过着枕河而居的惬意生活,跟四五老友坐在阳光下,聊着天,喝着茶,皆是记忆中幸福的模样。河埠头,妇女在洗拖把,不远处钓鱼的人却悠哉悠哉。
老手艺人的默默坚守,随着时光流逝,老街的门面不停变换,但依然还有坚守着,老行当的手艺人,他们承载着老街的悠悠岁月,为老街增添了鲜活的色彩。
竹椅、竹榻、竹梯、竹篮,各式各样的竹制品,都是由手工制作的,他们的手上布满了老茧和伤疤,这是竹制品老手艺人特有的印记。
白铁匠师傅正在拿着工具敲打着铁皮,干了40多年的白铁匠师傅生意不多,却有着岁月流淌的温度。修表师傅沉浸在钟表修复中,时光悠悠而过,依然坚守在老街一隅,在滴答声中修复着“时光”。
老街上的不变守候,历经风雨洗礼,这条街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保留着那些古往今来的迹忆,向来来往往的人诉说着光阴的故事,让人踏入便可深刻感受那些过往篇章。
繁华褪去,历久弥新。入目的草堂、古桥及800多年古银杏……见证着老街的发展变迁,积淀着浓厚的历史韵味,坚守着一份宁静与安然。
从头走到尾,看到了独属于老街的美景,体味到了十足的烟火气,这里日复一日的平淡与悠闲,成为不可多得的美好景象,让人遐想,让人沉思,让人回味,让人眷恋。
黄埭是有名的"评弹之乡",作为吴县西北部各乡镇及无锡甘露、荡口,常熟辛庄、杨园等地物资集散的大集镇,黄埭在古时,八方商贾云集,自然也是说书人必跑的码头。“说书跑码头,能过黄埭关,就算有本事了”,可见当时黄埭书场的地位了,在江浙沪评弹界享有盛誉。
黄埭的书场早在清朝同治年间就有了,曾是吴县最大的书坛老码头,仅老街上就陆续开设了万云楼、畅苑、怡苑、万福园、三景园、叙园、大雅、东来、 红星等九处茶馆书场。 徐云志、黄异庵、严雪亭、蒋月泉等一大批评弹名家相继等来到黄埭演出,黄埭书场更是有“苏州小光裕”之称。脍炙人口的评弹开篇《杜十娘》,就是黄埭人朱恶紫创作的,经评弹名家蒋月泉先生弹唱,红遍大江南北,至今仍是蒋调的著名唱段,并成为评弹学校必学教案。
黄埭对评弹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一直在继续,从熙馀草堂到黄埭百年书场,从苏州评弹公园到黄埭评弹博物馆,我们不更在孩子们身上传播着未来的希望。
离老街不到两公里的裴阳路东有个评弹公园,在老街的慢时光里晕染,也给老街的烟火气注入了一缕文化的灵魂。这个全国首个评弹公园,还包含了黄埭评弹博物馆、书场、评弹传习所等,白墙黑瓦、柔美的建筑线条,砖红色的木建筑搭配蜿蜒的屋檐,镂空的花窗展现隐约之美,浓郁的苏式建筑风格。走进评弹公园,仿佛置身于一个评弹世界,目之所及、耳之所听全是评弹元素、评弹声音。
公园中的主体建筑黄埭评弹博物馆,布置典雅,从渊源、书目、流派、传播、乡土、发展,娓娓道来苏州评弹的诞生、经典书目、流派以及黄埭评弹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感受到评弹文化的源远流长与生生不息。徜徉其间,从一张张旧相片、一件件评弹藏品,以及著名评弹演员用过的乐器服装,生动记录了清末到现在来过黄埭书场的46位评弹名家,当时演出的盛景可见一斑。
走出公园,恍惚间,那从清末至今来过黄埭书场的46位评弹名家,在我面前勾响弦索叮咚,温润软糯的吴侬软语在我耳边萦绕,流淌进我温柔的血脉里。
韶华远走,岁月流逝,就像时光之河流,轻轻从老街旁经过后,只剩下浅吟低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