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刷了一部由张猛执导的国产老片:《钢的琴》。影片讲述了一位身为工人的父亲希望将女儿培养成钢琴家,无奈工厂倒闭,下岗后生活拮据,妻子不堪生活重负移情有钱人而提出离婚,父亲为了得到女儿的抚养权召集众好友用钢铁为女儿打造出一架钢琴的故事。
影片开头便是男主角陈桂林(王千源饰)与妻子谈论离婚的对话。镜头开端的背景布置对比异常强烈,一边建筑残破不堪,一边建筑齐整规范,男主一身过时的发型穿着与手里的旧手风琴以及脸上沧桑的神情,而其妻身着时髦的大衣,手里的挎包和显眼的戒指以及新潮的卷发,顿时显现出两人的格格不入,不难看出两人之间的矛盾和隔阂已经形成无法跨越的鸿沟,你一言我一句的对话中不仅仅是丈夫对妻子拜金主义的讽刺,更是上升到一个深层次的社会现状。当他为了生存奔波劳碌一身疲惫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还追赶不上一个卖假药的无良商贩,离婚已然无法避免,只有硬着头皮挺住,还得想办法迎接下一轮的考验,生活很难,但总得过,面对现实,终究是妥协了。
接下来的一幕便是男主与其组建的小乐队在雨天举行葬礼仪式。背景是钢厂的两根烟囱,而演奏的送葬曲是《三套车》。《三套车》是一首俄罗斯民歌,曲调深沉,节奏缓慢,旋律苍凉,歌曲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悲愤和无奈,结合他们自身,把最辉煌的青春最激情的岁月挥洒在岗位上,下岗后有的年过半百,有的妻离子散,最后青春没了,工作没了,家庭也破碎了,甚至后半生无依无靠挣扎生存。要知道,当初他们是这个社会的领导阶级,身为工人是他们至高无上的荣耀,现如今他们个个技术精湛,却无用武之地,暴露出时代间过渡的悲剧。
因为条件有限一开始男主为女儿做了一面“纸钢琴”,女儿问他这能出声儿吗?一句简单的疑问却实实在在扎人心窝子,妻子对女儿在物质上的满足让他尴尬,本以为自己对女儿多年的养育和教导不会被物质左右,结果女儿沉默旁观,这种利己主义让他心寒。四处找人借钱买钢琴却各种碰壁,跑的跑躲的躲,下岗后再见,好友的疏离让他尴尬,金钱和情感之间的碰撞让他身心俱疲,记得他自嘲着说:“我爹给我起这个名字,本来是要像桂林山水一样甲天下的,却成了一个夹生的人。” 这种两难的境地终于将他逼上了犯罪的道路---偷钢琴,行动失败后记得男主在雪地里弹奏的那一曲《致爱丽丝》,漫天飞雪的冷色调,浪漫中更加烘托出剧情的沉重凄凉,也为后面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作为一个下岗工人一无所有,剩下的只有手艺和朋友,所以男主召集大伙儿一起自制钢琴。如此异想天开的想法,却受到众人的支持,或许不仅仅是对挚友伟大父爱的敬佩和同情,更重要的也是为了自我重生。工人那时候也算“铁饭碗”,象征着他们那个时代的荣耀和尊严,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他们存在的意义。烟囱炸毁,钢厂倒闭,老父亲过世都在象征着一个时代的落幕,改革开放的大流让他们不得不接受被时代淘汰的命运,他们退出了“劳动创造”的舞台,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被时代所抛弃,曾经付出的青春激情和创造的价值都随之消逝,每个人都有一种失落和无奈,虽然下岗后各自谋生,但所有的结果都不是最初的梦想,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残酷地结束,但没有人愿意心甘情愿地接受现实,所以明知道造钢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儿,却依然以此为由让自己再次回归舞台,享受当初集体劳动的快乐,对已崩塌的理想和激情来个完美告别,想法荒唐得让人忍不住发笑,却又让人不忍心去嘲讽他们。
影片结局男主一伙儿确实造出了钢琴,这种行动力和创造力足够让他们引以为傲。女儿问他想听什么,他只回答了一句越简单越好,片尾男主依旧抱着那台老旧的手风琴,神情落寞。生活有时就是处处透着一种残酷和无奈,努力了也未必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但是人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些东西,它不注重结果,而更注重它被展示的过程。或许是爱,或许是往日的成就,或许是骨子里的那股血性,或许是精神上的一种寄托甚至只是心灵上的一种信仰。
(PS:电视剧版的结局稍有不同,但剧情更加连贯,也很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