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台头看见了月亮”。
两年前,第一次读《月亮与六便士》,我给出的评价是:嘲讽式的赞美!经受了那么多痛苦与折磨,思特里克兰德依然坚定的追寻自己内心渴求的世界。执著,不畏人言,努力找寻使自己灵魂平和的东西。再多的缺点也掩盖不了那耀眼的光辉!
再次阅读这本著作,又有了不同的感受,如果说之前从中看到了“理想与坚持”,那么今天我对思特里克兰德的评价却是褒贬参半。
思特里克兰德便是本书的主人公,有人说,他是作者威廉•萨默赛特•毛姆以法国后期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为原型塑造的人物。的确,他们的人生轨迹有许多重合之处:在立志从事绘画前都曾做过经纪人;追梦的过程中非常坎坷、贫困;最后也都到了塔希提并埋骨于一个荒凉的小岛上。
这本著作就是毛姆在游经塔希提岛后,回到欧洲后写成的。不过即便如此,思特里克兰德依然是毛姆创造出来的一个不同于高更的全新角色。
思特里克兰德原本是一名在伦敦工作的证券经纪人,有着一个富裕、看似幸福的家庭,妻子漂亮,孩子健康,这应该是许许多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然而,在他将近不惑之年,思特里克兰德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打破了一直以来庸俗和平静的生活状态:只身前往巴黎追求他的理想——绘画。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甚至是几个人的命运。
无论是谁,包括他的妻子,对做出这样的决定都会感到匪夷所思,要知道,思特里克兰德放弃的是优渥的上层社会,以及美满的家庭。可是结果并不如思特里克兰德太太所期盼那般,他并不只是心血来潮而已。也许这个念头很早就已经在思特里克兰德的心底种下了,在他那张粗野的,显着肉欲的脸的背后,有着一颗躁动而不安的心。这颗心渴望挣脱生活的束缚,渴望找到艺术的“圣地”。
思特里克兰德太太也曾为了挽回颜面努力寻回自己的丈夫,当她最后得知实情后,她绝望了:如果是跟其他女人私奔,他早晚都会厌倦,如果是为了一个理想,一切就都完了。她有信心战胜任何对手,却深知无法在某种信念与理想的阵前挽回败局。此后的岁月里,这对夫妻再也没有见过面,直到思特里克兰德去世,他们一直维持着“丧偶式婚姻”的关系。
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承认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伟大的勇者;而在面对家庭,面对责任时,他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懦夫。也许有人会为思特里克兰德辩解,他与妻子之间在思想上早已形同陌路,就像毛姆在书中写道:“艺术的最大妙趣在于艺术家的个性,个性独特,我原谅他千种毛病”,但这并不能成为他抛妻弃子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时常会听到有人说,为艺术而生,为艺术献身,然而艺术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有时候,我特别鄙视故事中的主人公,他的理想和艺术好像完完全全脱离了生活,因为在他的眼中除了自己和画,已经别无他物了。
在繁华的城市里,似乎没有任何人能到欣赏他所创作出来的美,因为他画的总是不成样子。因此,我们才会看到思特里克兰德在巴黎孤独的闯荡、穷困潦倒的生活着。“不疯魔,不成活” 也许用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了。
有人发疯,自然也就会有人陪着发疯。施特略夫,一个蹩脚的荷兰画家,却始终把思特里克兰德当成上帝。这个善良、看似愚笨的人一直坚定的相信他是天才,他的画有朝一日一定会被大众所接受和颂扬。最后事实证明,他的赌局是对的。不过,施特略夫也在这场赌局中失去了他的最珍爱的妻子勃朗什和美好的家庭。任谁都想象不到原本尤其厌恶思特里克兰德的勃朗什,在勉为其难的接受照顾病重的思特里克兰德的过程中,竟然疯狂地爱上了他。老实说,我不能理解勃朗什的做法,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艺术家特有的魅力”吧!
这段违背道德的关系,自然不会有美好的结局。勃朗什把思特里克兰德当做是新的寄托,而他却只把她当做绘画的工具。勃朗什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为彼此之间的不伦关系做了了结。
艺术是感情的表达,感情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我一直觉得只有有血有肉的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是有感情、有灵魂的。而思特里克兰德的冷漠与无情让我无法对他抱以一丝丝的怜悯和同情。也许在他的心里,这世上的所有人都没有资格进入他理想的伊甸园。
失去了挚爱的施特略夫最后选择原谅思特里克兰德,种种矛盾也并没有改变他对他最初的看法。这个独特的配角有时真的让我感到无奈,不知道他的原谅里究竟是善良?是懦弱?还是不忍世上少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没有了施特略夫的帮助,思特里克兰德不停的流浪,最后来到了塔希提岛,并与当地的一个土著姑娘爱塔结了婚。虽然这里不像伦敦、巴黎那样热闹繁荣,可是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岛却让思特里克兰德的生活很充实,很自由。爱塔并不像思特里克兰德太太那样自以为是,也不像勃朗什那般脆弱的不堪一击,她通情达理,只是简简单单的爱着思特里克兰德。
在这里,思特里克兰德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创作。然而,不幸的是,他感染了麻风病,导致双目失明。在他病逝之前,他还要求爱塔按照他的遗言烧毁辛辛苦苦创作出来的巨型壁画。
有人说,思特里克兰德逃离文明社会,躲避到人迹罕至的海岛,不仅仅只是为了艺术、为了理想、为了自由,更多的是为了掩盖对现实、对自我的恐惧。正如今天,每个人都会对刻板规矩的机械式生活感到疲倦、无聊、厌烦。久而久之,便会让自己陷入到麻木以及深深的恐惧之中。
毛姆在书中这样写道:他是终生跋涉的朝圣者,永远思慕着圣地,那心魔对他毫不留情。有些人渴望真理,为追求真理,他们宁愿粉碎自己人生的基石。思特里克兰德就是这种人,只不过他追求的是美而不是真理。
人们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往往不是自己渴望成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人。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并不是相对立的存在,不能因为理想和艺术,就放弃现实的生活。否则,我们得到的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另一个束缚和枷锁。
对这本著作,你又有何理解呢,欢迎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