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之前的一篇文章,这次去了一趟尼泊尔,发觉这个神比人多的国度,很有意思,所以重新拿出来,大家可以帮我看看。
是不是我真的去宗教局申请一下?
【十六字真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为什么重提儒教?
为了名正言顺的方便。
名正,“儒释道三教”,惟有儒,困于“是不是宗教”。重提儒教,让争论者继续争论,只是这争论与儒教人无关。
言顺,《论语》为首的四书五经,为儒教典籍,五四以后,或被整体否定,或被断章取义中质疑。重提儒教,让质疑者继续质疑,业务儒教人无关------儒教人信仰之,发展之,笃行之。
方便,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儒教归属国家宗教事务局及其地方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管理条例》的管理。(拟申请成立中国儒教总会)
一句话说清儒教
五个关键词,以孔子为教主,以天命为信仰,以四书五经为经典,以君子智仁勇为自律,以天人合一为终极追求的人道教。
教主孔子
孔子(前552年9月28日-前479年3月9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曲阜孔林有其墓。孔子在世时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汉后,被统治者尊为孔圣人、文圣、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生平可参考《孔子家语》、《史记.孔子世家》
什么是儒教的天命信仰?
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是自然之天,也是道德之天。
天,“一”+“大”,至高无上是其大无有二也。命,天的命令,以天开命。天有天道,为自然之道,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有天德,“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为怀。”天命哲,命吉凶,命历年
孔子说:“天生德于予。”
什么是四书五经?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什么是君子?
在儒教中,君子是一个尊称,也是一个修为境界的标准。入教即是儒生,对“仁义礼智信”修身出色的儒生被尊为君子。对儒教和社会极有贡献、德高望重的君子,死后被尊为圣贤。
君子的言行修为,在论语中提到108次。可参阅。核心是智、仁、勇三达德,以及礼义信。
【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什么是智仁勇?
智仁勇是论语中的君子三达德。
【智】三个含义,一是知,要好学求知,尤其是求儒教正道之知识;二是要知+日,学而时习之,每天躬行之;三是智慧之意。
【仁】是儒教中人,立身社会的基本法则,在“仁者爱人”的基础上,正反延展两个方面,一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二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勇】儒教中人,不是赢弱书生,身心皆刚毅,“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做到三者,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也可以衍生出“仁义礼智信”之君子五常。还可加“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五德
为什么说儒教是人道教?
对应与基督、佛教、道教的神道宗教,儒教是人道教。道不远人。不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
儒教人道,嵌入在社会中:儒教人,躬行君子,“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为什么说儒教是国教更是家教?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核心是“齐家”。
因为儒教以人为本,宗族是人类血缘所系,家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关系和宗族关系是“能近取譬”修身方式最好的场景(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儒教人嵌入社会中修身,上有父、祖父,下有子、孙,中有兄弟姐妹和朋友。以五伦齐家。
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原则是“亲亲”,孝悌是五伦的核心。
天人合一的终极追求是什么?
天人合一,是宇宙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儒教观。
【天人合一之宇宙观】指儒教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之价值观】之天受我命,儒教中人之所为是天降大任于斯人;【天人合一之人生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是线性的扩展,修身即平天下,平天下即修身。
天人合一,也是儒教中人身心修炼之超验,是至乐,:“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
仁就是体认天命的真切实在。“我欲仁,斯仁至矣。”
儒教人的日常修为是什么?
【小修为】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两个节日:清明节(家祭、祠祭、墓祭、社祭)敬天法祖、孔子圣诞9月28日,去孔庙/文庙弘扬“师道尊严”
日常礼制: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的克己复礼(“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
研修经典:自己读经典,与人一起诵读、研修经典。
【大修为】中庸之道
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儒教戒律
【孝悌不孝有三】一是指阿谀曲从,陷亲不义,二是指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三是指不娶无子,绝先祖祀。
【三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贪(富贵如浮云)
【七恶】讨厌称赞别人罪过的人,讨厌品格低下而毁谤居上位的人,讨厌果断勇敢却固执不明理而阻碍难行的人。讨厌窃取别人的而自以为聪明的人,讨厌不谦恭而自以为勇敢的人,讨厌揭发、攻击别人的隐私或缺点而自以为正直的人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如何入教?(组织)
两人以上举荐,填表,见习半年(考察、笔试、面试),批准入教,定期举办入教仪式。
2014/1/28konghw@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