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督教的衰落和达尔文主义的兴起,人类社会进入了科学时代,同时也进入了虚无主义时代。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虚无主义的,所有先前的价值观和“真理”都遭到拒绝或严重怀疑。应对这种虚无主义趋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消极虚无主义,它认为生活是没有意义的;而尼采所持的积极虚无主义则认为,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意义的世界中,但我们必须为自己创造意义。
尼采攻击了以往一些哲学家的前提,因为他声称他们不是在追求真理,而是保持他们的偏见。尼采著名地呐喊出“上帝已死”,并呼吁人们重新评估所有价值。他希望自己和他所谓的“新哲学家”能够超越善恶,正如他的书名所反映的那样,拒绝从众心理和以前的“道德真理”,成为独立、高尚的灵魂。
尼采与以往哲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对真理基础的开创性怀疑。
他说,“通过他们的这种‘信仰’,[哲学家]为他们的‘知识’,为最终被庄严地命名为‘真理’的东西而努力。形而上学的基本信仰是对对立价值的信仰”(《善恶的彼岸》,第 2 节)。
尼采就这个基本认识提出了两个问题。首先,他质疑这些价值对立是否存在,其次,如果这些对立存在,它们应该被认为是真理,还是这些哲学家的“井底之蛙的观点”仅仅是“肤浅的估计”? (第 2 节)。他提出,“甚至有可能,构成那些好的和受人尊敬的东西的价值,恰恰在于它们与这些邪恶的、明显对立的东西隐秘地联系、打结和钩编——甚至可能与它们本质上相同。也许!” (第 2 节)。
如果尼采的“也许”是真的,那么以前的哲学家的哲学基础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而且尼采相信他的假设即将实现,因为他提到人们应该等待“一种新的哲学家秩序的出现,例如就像其他的品味和倾向一样,与迄今为止流行的那些相反——在任何意义上提出胆战心惊的怀疑的哲学家”(第 2 节)。
尼采正在呼吁一种新型哲学家,当然,他也是其中之一。他们中具有独特的哲学品味和倾向,拒绝以前哲学家的绝对主义,拥抱不确定性和道德模棱两可,而且质疑真理的根本存在。
由于真理不再被认为是真理,尼采主张重新评估价值。他质疑说:“现在难道不正是时候再次就价值观的根本转变做出决定,承认人类新的自我意识和敏锐性……(第 32 节) )。他继续说“道德,在迄今为止被理解为意图道德的意义上,一直是一种偏见……但无论如何必须克服一些东西”(第 32 节)。尼采展示了价值重估的过程,他提到“普通人的美德可能意味着哲学家的邪恶和弱点“(第 30 节)。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种价值重估的想法呢?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位也喜欢使用相对主义和思想重估的伟大哲学家——庄子。他以比喻自己在梦中化作蝴蝶而闻名。庄子梦醒后,忘记了自己是人还是蝴蝶。他用这个比喻来解释,看似矛盾的想法或事物可能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不同——例如,人可以变成蝴蝶,蝴蝶也可以变成人。庄子在另一段奇谈中提出了价值重估的想法:“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第十三节)。庄子故意操纵相对主义的思想,挑战我们在这里的普遍认识。泰山是庄子时代已知的最高山峰,庄子形容它比秋天的毫末还小。彭祖是中国神话中最长寿的人,活了800岁,但庄子说他没有比早产儿长寿。如果不了解道家的宇宙观,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是很难理解的。庄子哲学以道家鼻祖老子为基础。
“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就源于老子。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第 42 章)
道,或为混沌,被认为是宇宙的起源。混沌,即自然的原始状态,被称为一,因为它结合了阴阳。一分为二,从而产生了矛盾对立的概念。然后,二经过重组成为三,三即是多,因此“万物都有光明和黑暗的一面,和谐共存”(第 42 章)。这定义了道家的宇宙观,它影响了中国的哲学家和一般群众对事物的相对看法。
老子对概念与实体的关系也很谨慎,正如他在《道德经》第一章中提到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很重要地指出,“名非物”,因为物起初是没有名的。名字是人类的定义,名字一出现,偏见就接踵而至。
正如他在《道德经》第二章中指出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尼采特别关注道德的相对性和人为创造的道德,正如他所说:“一个人必须放弃听从多数人的坏品味。当邻居把什么是好挂在嘴边时,‘好’就不再是好”(第 43 节)。庄子以老子的论点为基础,解释了人类对道德的定义的危险性,他写道:“但道怎么能被蒙蔽,应该有‘真’和‘假’呢?言语怎么会如此模糊,以至于他们应该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第 6 节)。由于道,即自然的原始状态,被蒙蔽了,人类对真假的定义开始出现,庄子解释说,这正是儒家和墨家相互争论的原因。因为双方都想否定对方肯定的东西,同时肯定对方否定的东西。
尼采对人类创造的真理也有类似的担忧。他质疑道:“确实,是什么迫使我们普遍认为存在‘真’和‘假’的本质对立的假设? ”(第 34 节)。尼采肯定会同意庄子的观点,哲学家之间的争论不是关于真理,而是关于他们自己的偏见。正如尼采所说的道德源于人的偏见,那么问题来了,那么,这些偏见是如何逐渐形成的?
尼采在他的阐述中解释了道德形成的过程。尼采提到,比起对邻居的爱,对邻居的恐惧更接近于我们的本能。尼采解释说:“某些强烈而危险的本能,例如对事业的热爱、鲁莽、报复、机敏、贪婪和对权力的热爱...... ”(第 201 节)。他进一步解释说:“凡是使个人高高在上,使邻居感到恐惧的事物,从今以后就被称为邪恶,而宽容、谦逊、适应、自我平衡的性格,平庸的欲望,则变成了道德上的优越和荣誉感”(第 201 节)。他总结:“崇高而严谨的高尚(精神)和自我责任几乎会冒犯到'羔羊'们并引起(它们的)不信任,更重要的是‘绵羊’(的软弱性格)赢得了尊重”(第 201 节)。
因此,尼采认为,强大而独立的人,由于邻居的恐惧,被定性为邪恶,而那些坚持从众心理的人则赢得了尊重。也就是说,强者被鄙视,而弱者被尊重。
如果没有具体案例,尼采的道德模型很难理解。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完全符合尼采模型的例子。
小时候,我读过一部在中国影响深远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改编自中国历史,讲述了三国时期(公元 220-280 年)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东汉王朝(公元23-220年)分为三个王国,三位雄心勃勃的领导人为继承东汉和统一中国而战。
小孩子在阅读历史时喜欢辨别好坏。这正是我小时候所做的。我认为曹操是个坏人,因为曹操被描述为邪恶、精明且总是使用卑鄙手段获得权力。我认为刘备是好人,因为他代表着纯粹的善。他被描绘成一个永远为正义和人民幸福而战的英雄。当我长大后,我发现这个故事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这两个角色在道德上都是模棱两可的。我发现曹操虽然被描绘成叛徒,却是汉朝的正统丞相,曹操为统一中国北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刘备,尽管被描绘成仁慈的领袖和“皇叔”,却将仁爱的名声作为获得权力的工具。刘备在小说第 60 章承认了他与曹操之间的这种对比:
“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
这正是尼采所说的“强烈而危险的本能……逐渐被贴上不道德的烙印”,而“宽容、谦逊……平庸的欲望,获得了道德上的优越和荣誉”(第 201 节)。最后,我把《三国演义》看成是一部讽刺小说,强者被鄙视,弱者,至少假装的弱者,获得了同情,也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尼采希望新型哲学家成为像曹操一样“远离人群”(第 26 节)和“敢于超越标准”(第 29 节)的天选之子。他希望他们“重估价值并颠覆‘永恒的价值’”,并且打破传统的限制,从而开创新纪元。他希望新哲学家拥有“自由精神”(第 44 节),而不是平权者的自由精神,他将其视为民主和现代思想的奴隶。尼采希望他们自由奔放,因为他期待着强大而独立的人的到来,他们将拒绝从众心理,开辟一条超越善恶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Nietzsche, Friedrich W, and Helen Zimmern. Beyond Good and Evil: [with Biographical Introduction].,2011.Internet resource.
【2】Luo, Guanzhong, and C. H. Brewitt-Taylor. 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MD: Silk Pagoda,
2005. https://ebooks.adelaide.edu.a/l/literature/chinese/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
【3】许渊冲. 道德经: 汉英对照[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庄子. 庄子:双语版 [M]. James Legge 译. Lionshare Company,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