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阅读的很多原则,是可以复制到英文上去的。虽然有区别,但是底层能力是一样的。
阅读:大家要明确的是,人类并没有进化出专门负责阅读的脑区,因为人其实进化了600万年,他已经有专门的区域来负责听说,但是没有专门的脑区来负责读写。
为什么呢?
因为人类的文字只有5600年的历史。
而5600年在进化上来讲,属于非常非常短的一个历史。所以没有专门的脑去来负责读写。
听说已是一种本能,因为他有专门的脑区来负责,比如说哈佛大学非常有名的教授叫斯蒂芬拼格尔说:“你没有办法阻止孩子学会说话,除非你让他与世隔绝。只要孩子在任何一个家庭里,他都会学会说话,但是阅读不是。”
阅读需要从看、听说、认知的脑区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网络,来处理这个阅读。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有什么现实的意义:有一个专门负责人脸识别的脑区,这个脑区当你开始阅读的时候,科学家发现它会逐渐被文字的认知所占用。人脸识别的功能被挤到其他脑区去。人脸识别打个比方说:一只猫,你正过来、反过来、从前看、从后面看他都是一只猫,有时看影子你也知道那是一只猫。
但是利用人脸识别的脑区来做文字的认知,有时就会搞混。比如说孩子对b和d、p和q有时不分,有些家长会非常的担心,孩子会不会有阅读障碍症啊!孩子这么粗心怎么办呢?
有坊间传闻:阅读障碍症是p和q不分, S和3不分。其实从脑科学来讲,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
对文字的处理用的是视觉脑区,视觉脑区处理图像有一个物体的恒常性。
什么是物体的恒常性呢?
还是那只猫的例子,从前面看、后面看,从顶上看、下面看它都是一只猫。所以孩子处理一个信息,他认为正着和反着应该是一个东西。但是文字不是,bd如果以物体的恒常性来看,它们是一个东西。
文字是后来出现的,脑袋里没有进化出专门处理文字的脑区。它用的是视觉处理的脑区,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初期的时候会把b和d认成是一个东西,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我们了解一点脑科学知识,就会理解孩子初期学习时的一些粗心了。
语言是一种本能,阅读不是,它需要长期大量的阅读训练才能成就好的阅读能力。
这和语文的阅读能力是一样的。
阅读有两天通路:
1, 从形到音,然后从音到意。(音韵通道)
2, 从形到义。(语义通道)
音韵通道是听到这个音,去提取是什么意思。
语义通道是看到这个词,直接提取是什么意思。
哪个通道更好呢?
语义通道更好,是更快的。
脑科学发现:所有的刚开始阅读的孩子都是走的音韵通道,慢慢的迁移到语义通道。
比如:刚开始是听到cat这个读音,知道是猫。慢慢的熟悉后看到cat这个词就知道是猫,最后的阅读理解就是看到文字,接着构画出场景。
从我们的中文阅读,就很容易理解这个意思。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时我们的脑海中会构建满是梨花开的场景。
这个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
英语阅读有两种方法:
1,自然拼读。
3, whole language整体语言。
认同整体语言的专家是反对自然拼读的,他们认为,把一个单词切分成几块,再组合起来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式。应该把一个词放到整个句子中去认知,对孩子的学习是最有帮助的。
认同这两个阅读方法的学者打了50年架,没能争出胜负,各有各的道理。
整体语言的认知是一个最终的目标,孩子都是先从音韵通道最终走到语义通道。
所以自然拼读是一定要学的,它强调的是字母与字母群与语音之间的对应关系。
语义通道强调的是在语境中进行学习,通过绘本在语境中反复的操练,自然拼读的规则是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