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期眨眼间便从指尖飞走了,一年级的娃儿刚入学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就迎来了美好的寒假时光。
这三天,马不停蹄地访了三十几户学生,或上孩子家里,或去家长工作地点,每到一处,都有暖心的交流,都有新的发现。
家长一致夸自家孩子这半年来变化大,收获多,认了很多字,会自己读文章了,会做复杂的数学题了,会跳绳了,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还时不时地蹦出许多新名词,讲很多新鲜事……这小小的人儿咋就一下子懂得那么多了。
是啊,这半年来——
有娃儿前半学期不肯开口念拼音,朗读不会正确断句,很让妈妈抓狂,但是妈妈说,后半学期明显有进步,会放声朗读了,爱看故事书了,真的越来越让人放心了。
有娃儿读小学后喜欢上了阅读,平时在家就爱捧着绘本,放学一回家就自觉完成作业,变成了让妈妈省心的书香娃娃。
有娃儿很腼腆,在课堂上答不出问题会着急得娇羞尴尬,但在家里招待客人却是落落大方、笑靥如花,真好!
有娃儿在学校里学了垃圾分类,回到家教会奶奶垃圾分类,还告诉奶奶“垃圾放对了就是资源”,真棒!
有娃儿内向温和,话语不多,但是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是大家公认的。所以这半年来多了很多好朋友,这和真诚待人的性格分不开哦!
有娃儿笔试成绩未达到自己的理想值,讲评卷子再读题时发现其实是都懂的,立马就察觉到她瞬间情绪的波动,很是让人心疼。孩子,考试有套路,咱第一次尝试,还没掌握好这个套路,没关系。好好学习,掌握方法,下一次就OK啦!
多位娃儿有小弟弟或小妹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帮妈妈照顾二娃,是妈妈的得力助手。哈哈,都是懂事的大娃,小哥哥小姐姐当得不错哦!
娃儿们兴趣广泛,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多位娃儿还在学钢琴、学围棋、学绘画、学跳舞、学英语……学得有模有样,还主动展示给老师看,真是不简单。……
当然也有家长吐槽:
娃儿在家凡事磨叽,写作业速度超慢,咋办?
娃儿为什么在学校那么乖,回到家就一个劲儿调皮捣蛋?
娃儿为什么这么不开窍,教过他几遍的题还是不会做?……
是的,每个娃儿都不是十全十美,每个娃儿都有个性。就算同一个娃儿,在家长眼中和在老师眼中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强求孩子学习成绩和别人一样好呢?每个孩子其实都是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不能要求他们都做最耀眼的那颗。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自己的发展水平。作为老师,我们更愿把孩子放到群体坐标系中考量,从横向比中看长短,从纵向比中求发展,给予更多的锻炼机会。
都说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的确,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水平。爱学习懂教育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自己贪玩又专制的家长说的多,做的少,孩子不服管;溺爱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方法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堪忧。
家访,通过面对面促膝畅谈,家长如是说——
“通过近距离和老师坐在一起聊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事,有一种被尊重和非常温馨的感觉。我愿意和老师交心,劲往一处使。”
“家里有老师来家访,那是第一次。这给了我很大力量,我们家长要更加努力,陪伴孩子,做好孩子的榜样。”
“育儿先育己,父母的素质、为人处世的态度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家长真的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来提升自己。”
家访,有助于老师具体、客观、全面地认识学生。家访不仅仅是眼睛去看,更是用心去倾听,在一次次心灵的交流里,让思维绽放出美丽的花,让教育更具内涵、更见温情和深度。
希望咱的娃儿们在好的家庭环境中,在新的一年里越来越懂事,知书达理,品学兼优!
最后,和家长朋友分享: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好成就都是教化出来的!
携手,共同努力!
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