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7+陈绮玲
《这不是我的帽子》是我参加图书馆一个活动的获奖奖品 。当时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就觉得纳闷,第一次看到一本以黑色为底色的图画书 ,看看作者和画者,是加拿大的乔恩·克拉森 ,不认识(请原谅我的无知),译者是杨玲玲老师和彭懿老师,还是比较熟悉的。出版社是明天出版社,也是比较熟悉的一个出版社, 再看看出版方是信谊,我想应该不错。只是我自己翻完的第一印象就觉得很普通,就放一边去了。后来一次不经意的阅读得知,这本书来头一点都不少 。
“2013年《这不是我的帽子》荣获美国凯迪克金奖。2014年获得英国图画书最高奖项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本图画书同时获得凯迪克金奖与格林纳威大奖,一个图画书界的传奇就此诞生。”
知道他的来头后,我突然有一种被啪啪打脸的感觉。但是我当时也实没有看出个所以然,因此,今天我决定要好好地读一读。
(一)封面
封面的底色是黑色,画了一条小鱼 ,头上戴着一顶帽子,还有一小串小鱼由动产生的气泡 ,接着就是书名《这不是我的帽子》 。封面里的黑色应该表示在深海里,而黑色却又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神秘感,这顶帽子究竟是谁的 ?为什么会带在小鱼的头上? 小鱼又会去哪里呢 ? 加上题目的暗示,这顶帽子很有可能是偷来的,因为小偷往往是在阴暗的角落里行动。另外,从题目上这是以第一人称为叙述的 ,仿佛是在夜阑人静中,和自己的一次心灵对话。还有,我感觉小鱼身上的鳞片一些发光的地方好像是 他的流汗,是因为做了不好的事,心里害怕而流汗吗?
(二)环衬
是又大又高又密的海草 ,是小鱼偷了小帽后躲进的地方,是整本书的高潮部分 。
(三)扉页
画了几根海草、一块石头、 还有一串气泡。可能暗示是小鱼游过的地方。
(四)正文
p1-2, 正文的第一页是图画,和封面很像,多了几根水草,还有最特别的地方是小鱼的眼睛,小鱼的眼珠是向后看的,好像是看看后面有没有人跟着他, 第二页是文字: 这不是我的帽子 ,是我刚刚偷来的 。看完图再看文字,我们就知道小鱼偷来了一顶帽子 ,所以他怕帽子的主人追他,所以他眼睛往后看。简单的眼珠子变化以及两句话就把小鱼的心理状态描写的非常传神。
第三页和第四页是连在一起的 ,上面是文字:我从一条大鱼那儿偷来的,我偷帽子的时候,他正在睡觉。下面是一整幅图,就是大鱼眯着眼睛睡觉,偶尔吐出一点点小泡泡。我们知道了小鱼是趁着大于睡觉的时候偷了他的帽子。
第五页和第六页跟前面的第三第四页接近,而这幅图里的大鱼眼睛睁开了,吐出的泡泡也多了,但文字却跟画面起了冲突,“他可能睡很久都不会醒” 。小鱼认为大鱼可能睡很久都不会醒,但是现在大鱼醒啦!看到这里,开始为小鱼担心啦!它会不会被大鱼发现呢? 读者会忍不住赶紧翻页。
P7-8,大鱼的眼珠移向上看,气泡更多啦!大鱼似乎发现了什么。水草也开始有点变化了,而小鱼却想:就算他醒了,可能也不会发现帽子不见了。真的会像小鱼想的那样吗?
P9-10,小鱼想:就算他发现帽子不见了,可能也不知道是我拿走的。而画面的大鱼眼睛开始眯着,然后眼珠子向前看,仿佛想要眯着眼看清前方谁把他的帽子偷走了。泡泡更多了,水草摆动的幅度更大了,这暗示着大鱼将向前游去追凶手。
这两处的语言是接近的,“就算他……,也不会 ……” 前后也是有关联的 ,所以,我们可以让孩子猜测下一句小鱼会怎么想?
我想一定有孩子会猜到,下一个页面小鱼的想法:就算他猜到是我,他也不知道我去哪里了。这时再翻过来,他们一定会为自己猜到而欢呼雀跃,而这时候画面大鱼只剩下了鱼尾部分 ,大鱼已经往前游动了,身后留下一长串的水泡,水草也很明显的倾斜,预示着故事将会有新的变化 。想孩子们看到这一页,一定会很紧张:小鱼会被大鱼追上吗?
翻到下一页,小鱼再次出现,小鱼悠悠地游着,似乎并没有觉察到大鱼已经开始来找他了,他这么放心,是因为他想着去一个水草长得又大又高又密的地方,在那里什么也看不清, 没有人会找到。
读者又忍不住会往下翻 ,真的没有人会找到他吗 ?一翻下一页,就看到了一只螃蟹,瞪着眼睛看着前方。它的上方飘着一串水泡。而小鱼却说螃蟹不会告诉任何人他去哪里。这时一定会让人产生好奇,小鱼做了什么事,或者说了什么话让螃蟹替他保守秘密呢?这一个问题抛出去,孩一定会有很多想法吧!
而翻到下一页,我们实在被作者的幽默逗笑了 ,大鱼游过来了,螃蟹马上指着小鱼游的方向。但上面的文字却是小鱼的想法:我一点儿也不担心 。小鱼呀小鱼,你的想法太美好了, 可是事实并不像你想的那样哦!偷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还是还回去吧 !是小鱼并没有想着要还回去。
“我知道偷帽子不对,我知道它不属于我,但我就是想留着他,反正他带也太小了,我戴正合适”。小鱼还在为自己偷帽子找借口 。这时觉得小鱼真的像一些做错事的小朋友,会不停地为自己的错找理由,找借口 ,就是不肯认错。
最后他游到了长着又大又高又密的水草那里 。水草真的很密, 感觉小鱼躲在里面应该可以躲过大鱼。是当我们翻到下一页,就会发现大鱼已经跟上来啦,而小鱼还没有完全躲进水草里。小鱼却认为自己成功了 。
下一页,已经看不到小鱼了,而大鱼也已经长了半个身子 。
接着一页就是跟环衬页一样,全部都是水草,没有任何的文字,也看不到大鱼和小鱼。却给了无限的空间读者去想象,这正是作者高明之处 。这把绘本有很多留白的地方, 可以让人去想象 。
下一页,螃蟹看到大鱼游出来了 ,但画面中只有鱼尾部分一长串气泡。画家刻意不画出整一条鱼,让读者忍不住发问:大鱼找回帽子了吗? 所以又忍不住翻页,想揭晓答案的。这真的非常佩服作者的巧妙构思 ,
最后一页看到了大鱼的全貌,头上戴着那一顶小帽子,眯着眼睛,似乎很满意帽子又带回了自己的头上。小鱼呢?小鱼在哪里呢?作者并没有回答 只是在环衬页又画上了水草。又把想象留给了读者自己。
这次认真地解读完了这本后,我开始明白了这本书为什么能获得两个大奖。 他紧紧抓住了读者的阅读心理,把翻页的艺术运用到极致!看似简单的画面和文字,却把孩子们那一种偷了别人的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更多的留白又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而文字与画面的一些冲突又引人发笑。没有说教,却能让人明白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次的解读,再次让我深刻地明白到绘本简洁不简单 ,绘本,真的很了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