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既要有坚强独立的人格,更要淡然接受自己的脆弱。
01
以前我们总以为,随着年龄的不断渐长,阅历的不断丰富,经验就可以在我们心里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墙;然后我们就可以把世事看淡,感情看轻,一切都随缘对待。
渐渐地我们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越是坚硬的东西越是容易折断,我们用阅历筑起铠甲的同时,也留下了若不经风的软肋。
这就好比,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衣着褴褛的乞丐屈膝乞讨时,你不会怜悯他们;当你看见石缝中冒起的绿植时,你不会感叹生命的坚强。
可是,当有人轻声问你,你现在是否幸福时,你的内心可能早已波涛汹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也许,大多数的人都觉得他们不幸福,或是曾经有过不幸福的时刻。但是,他们不会说出来,只是假装自己很幸福。
因为从小到大,我们身边很多的大人都教导我们要学会坚强,却没有人告诉我们该怎样接受脆弱。
甚至还告诉我们,所谓的脆弱,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它只会阻碍我们的成长,成为我们通往成功之路的绊脚石。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坚强,绝对不能拥有脆弱的一面。
02
可事实是,越长大,越坚强,但也越脆弱。
在成年人眼里,或许我们不该脆弱,但我们真的能够做到不脆弱吗?我想,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吧。
就像我,忙不完的事,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偶尔闲下来,写写文章,用心排版,希望有更多人欣赏。
但充实的背后却是一地荒芜,粉不见涨,文无人赏,一个人孤零零地在角落承担一切。
在诺大的世界里,自己编排着自己戏,时而悲伤时而欢喜,尾声之处还要自我安慰,自我打气。
我为此偶尔感到焦虑,身心疲惫,想要放弃。
我渴望交流,但同时我又害怕他们发现我的脆弱后会不理解我,反而劝我坚强。
压死骆驼的永远不是最后一根稻草。我能够理解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是不能忍受日积月累的失落。
然后,我尝试去接受自己的脆弱。我以为自己会被人嘲笑,甚至已经了做好自嘲的准备。
然而出乎意料,朋友们的关心与鼓励,让我明白此刻自己并不是孤立无缘的一个人。
其实,暴露自己脆弱的一面,也并没有我想象得那么不堪,当我尝试放下执拗,卸下伪装,才发现,原来我能坦然地去接受真实的自己。
正如作家田青青所言:“打败我们的并不是我们的遭遇,而是我们自己,我们内心的脆弱是比苦难更难战胜的。”
确实是这样。如果你不能打破内心的禁锢,即使给你整个天空,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觉。只有看清自己的脆弱,才能对症下药;只有自我解锁,情绪才不会锁住人生。
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所以直面脆弱,全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与自己握手言和,才能心平气和地重新出发。
03
因订单超时,被客户退单投诉的外卖小哥,忍不住当街抱头痛哭。
职场应酬,喝醉后忍不住吐在了地铁站的男子,抱着前来接应的妻子,在地铁站崩溃到痛哭流涕.......
此时的他们卸下面具,不顾形象地在人前痛哭,但他们转身过后却会更坚定地投入战场,正如那句经典台词:“哭着吃过饭的人是能够走下去的。”
为什么成年人的崩溃总是那样悄无声息?
因为,我们总是告诉别人安慰自己说:“我没事。”
我们习惯着自我藏匿和麻痹着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消极情绪,在最后一根稻草压下来之前,我们从不向前面的千万根稻草低头。
我们在摸爬滚打中学会了戴上面具“假笑”,却忘记了我们生来就会“真哭”。
《人性的弱点》一书告诉我们:“你不必希望永远快乐,因为果真如此的话,那种快乐一定会变得枯燥乏味。”
所以接受自己并不美丽的心情,允许情绪偶尔感冒,人生才不会持续高烧。
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指出:“脆弱是在不确定中受伤,反脆弱是从不确定中获益。”
这里的“反脆弱”并不是对抗的意思,而是作者创造的新词汇,实质是承受脆弱的韧度和弹性。
既然如此,我们要有接纳脆弱的勇气,才能成就“反脆弱”的魄力。
所以,对于脆弱,越逃避越恐惧,越接纳越强大。当允许自己脆弱时,我们就已经走上了逐渐强大的上坡路。
余生还很长,我们既要耐得住寂寞,也要学会坚强,要相信,万家灯火,总有一盏会为你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