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凡老师的专栏《认知方法论》中有一篇讲到了立场问题。立场影响人怎么思考,看重什么,以及如何行动。
按照哲学家的分类,我们面对世界有三种立场:物理立场、设计立场和意向立场。
1.物理立场:一是一,二是二。
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事情原本的样子,与你与我都没关系和责任。汽车就是会鸣笛,孩子就是会哭闹,下雨了就是要打伞遮雨或取消打球的约定……
物理立场往往包含着人不能控制和抗拒的,这种立场下,人会对接触的事物抱有一种理所当然的、不去控制、没法改变的态度。不会过于纠结。
2.设计立场:问题的根源在我,不在你。
我是一切的根源,因为我的缘故,事情才会有所变化,我需要重新定位设计,我要做些变化和调整……
整个过程是人想让它怎么样,这是一个既定的意图,如果不这样发展,我就会觉得有问题,就有想办法去改变它的欲望和冲动。事情会很积极顺利的发展下去。
3.意向立场:问题的根源是你,不是我。
这种立场是设计立场派生出来的。或者可以说是相反的。比如孩子对父母,或者父母对孩子,都会有一个意向立场——你该怎么样,如果你不怎么样,就会把问题的根源归结于你,而不是我。意向的意思是想当然的认为一切都是你的责任,和我没有关系。
三种立场,在不同时刻都很需要,不能只使用一个就站着不动,还以为自己是立场坚定斗志强。而最严重的是,会常常把这三个立场搞混。
比如该用物理立场时,用了设计或意识原理:小区的整栋楼换电梯,噪音很大,很早就开工,导致大家睡不好觉,这时候应该运用的是物理立场,因为换电梯这样的工程是要持续进行的,它就是会产生噪音,而且电机的声音很大无法消除。但如果使用了设计立场我就会去和电梯工程谈判,觉得是我可以改变的,甚至有为整栋楼考虑的极强道德至高感;而若是使用了意向立场就是情绪最强的时候,觉得换电梯这件事情本身很可恶,物业管理很烂,电梯打扰到我们是不能忍受的,他们错了要负责到底,这一定是一场争斗。
意向立场最容易叫人无法理性的思考问题,因为觉得根源都是在别人那边,除了吵闹和据理力争,“我”似乎无能为力,也不需要我干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出现错误反应或情绪出现动荡,可能就是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采取了不恰当的立场。
坚定在一个立场,也是极其有风险的。这时,比较有效、简便的方法就是重新回到物理立场和设计立场,让心智能量重新回到认知状态。
对待不可控的事物用“物理立场”,对待可控的事物用“设计立场”,不能一直在一个立场不变换,并且慎用意向立场,情绪才能不那么容易出来乱冲影响我们的基础认知。
下次再遇到“立场坚定”的自己,及时提醒下自己,是否在滥用立场,或用错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