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会员体系风靡市场,大至各个行业,小至街头小吃美发,都喜欢用会员体系来促进消费、维系用户关系,不过,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会员体系同质化严重,效果也自然而然地下降。
创新不足:很多产品都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搭建会员体系,照搬套用泛滥的积分、商品兑换等形式。用户对会员产生了倦怠,持续的优惠又不断削弱企业的获利空间。
深度不够:大部分产品在会员的引流拉新上不遗余力,在日常运营上却未尽心思。如果产品无法持续地为会员提供增值服务,满足会员的深层需求,不仅会失去会员的期望,也会减弱会员体系本身的重要价值。
目前来看,很多产品的会员体系多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没有考虑到用户的需求。所以,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产品、服务或用户类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才能搭建持久有效的个性化的会员体系。
1、会员体系
会员体系是不是每个商业模式所必须的呢?不一定。
每个企业都应该基于自身需求,来衡量是否需要搭建会员体系。会员体系做得好,对于用户来是正面影响,做的不好,可能会伤害用户的价值。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最终目标是实现赢利,会员体系的建立当然也是奔着这个目的去的。
从表层来看,会员体系的作用有:
促进用户消费,购买增值服务;
培养用户的忠诚度;
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便于用户分群体运营;
……
不过,会员不一定等同于用户,用户包括了会员,会员是用户的子集。
1.1 积分
积分体系不是新鲜事了,企业喜欢将积分和消费做捆绑,玩积分和虚拟金币的兑换,让用户预支消费或者黏在品牌上。只不过,目前很多积分体系要么变现乏力,要么兑换价值太低,形同虚设。
对于用户来说,一个价格购买产品和积分,积分代表了可置换的直观的利益(商品、礼品等)。也有人会把积分跟成长值等同,这种情况下,积分就只是一个算法表现。
网易严选积分体系
很多人认为积分是过于传统的一种方式,可能已经不那么适用了。但是,我觉得“传统”不一定就不好,主要还是要结合用户和产品,去思考是否真的需要积分体系。
1.2 等级
大多数产品的会员等级都是根据成长值来划分的,而成长值一般依据RFM模型来建立。用户完成指定任务后,才能获取一定的成长值,不同的成长值对应不同的会员等级。这个利益点的设置,就是为了让用户黏在产品上,持续定向地输出行为。
QQ成长体系
淘气值的提升&大众点评的成长体系
1.3 VIP
VIP是由等级延伸出来的的会员体系内容,主要是指通过付费、付出相应条件而升级为VIP的会员。设置VIP,首要的目的,就是用户拉新:用VIP特权去刺激潜在的用户,进入到相应的会员体系中。不管是进入到会员等级体系,还是直接成为VIP会员。
QQ会员等级页面的超级会员引导
除此之外,VIP也是优化用户运营的一种手段。从“二八原则”来看,在整个用户体系里,VIP会员都只占少数,但这少部分用户,却能为产品带来高价值。所以,设置完善的运营服务,集中精力去为这群VIP会员服务,比如:VIP购物特权,VIP活动日等等。
QQ会员特权
1.4 勋章
当积分和等级体系不再满足多类型的用户分级时,勋章的设置,犹如一个好听的头衔,可以增加用户身份标识的荣耀感。勋章所带来的用户激励是不能低估的,毕竟,大多人对于来自荣誉方面的激励还是无法轻易拒绝的。尤其是,当这个勋章足够稀缺的,可是获取成本不会超出用户能力极限的时候。
另外,现在的勋章也分很多种,包括不限于活动勋章、品牌勋章等等,开始延伸到VI展现,用个性化记录的方式去表达意义。
新浪微博勋章体系
1.5 认证
当产品牵涉到的互动和交易越来越频繁的时候,用户对于信息真实性的诉求开始增强,产品也需要用户导入更多现实中的社交圈子。身份实名认证,作品头衔认证等等,都会变成会员体系里的加分项。
微博认证体系
认证的设置,一来降低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流风险,二来加持产品的权威和可靠。
2、会员体系的搭建
为了做会员体系而做,未免有点本末倒置。开始设计会员体系之前,我们先来考虑两个问题:
会员体系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能够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
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会员体系能够给企业(产品)带来多大的价值。
把这两个个问题想明白了,我们再来设计执行上的细节问题。从用户需求出发,通过产品和运营为用户创造价值,继而提升产品价值,来实现商业模式的盈利,这样的逻辑路径才是正确且合理的。
2.1 符合用户的行为轨迹
2.1.1 满足用户需求
在这点上,我觉得Amazon Prime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案例。与一般的电商平台不同,只需288元/年,用户就可以全年享受亚马逊的所有会员服务,并不需要为了商品折扣而消耗自己的时间。不过,Amazon Prime的确提升了用户的消费频次和交易额。
试想一下,当你支付完288元/年的会员费之后,这笔费用并不会因为你没有消费或消费过少就退还给你,自然也不会因为消费多就为你提供更多的特权服务。所以,为了让Amazon Prime花得购值,用户自然会增加消费频次和金额。
而且,在这种会员模式下,用户压根不需要去考虑为了省几块钱、一点积分,而浪费时间去评价、分享等行为。用户也不需要考虑路程不同带来的运费问题,因为Amazon Prime直接免邮。
Amazon Prime体系
同样都是购物,只要亚马逊能够持续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就不会轻易转移到其他网站。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电商网站都适合这个体系,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来定,但不能否认的是,Amazon Prime体系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2.1.2 顺应用户行为
会员体系除了要满足用户需求,还要顺应用户的行为轨迹。
一方面,会员体系可以帮助产品更好地融入使用场景;
另一方面,会员体系可以引导(并非强制)用户去做一些激活行为。具体希望用户做哪些行为,就将这些行为分类细化,并根据产品情况设置对应的权重。
以支付宝为例,会员体系基本围绕三个方面:
支付行为:线上线下购物买单、转账、信用卡还款、手机充值、水电燃气缴费等。
理财行为:余额宝、定期、基金等。
其它行为:签到、分享、邀请、参与活动等。
2.2 适配产品自身的情况
一些运营同行在接触会员体系的时候,自然想到设置积分、等级等等。但,这些要素是默认必须的吗?
不一定,会员体系的搭建,除了要符合用户的行为轨迹,还要适配产品自身的情况。
2.2.1 符合产品定位
不同定位的产品,切入的场景也不同,激活用户的诉求点也会相应不一样。比如:电商平台往往以积分和等级为主,来促进用户增加消费频率和消费金额。但是,社区平台一般侧重于勋章和认证,来增强用户互动的真实性,促使用户输出高价值内容。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会员体系不能堆积太多增加用户操作成本的规则。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产品同时设置积分、等级、成长值、虚拟金币等,但实际上增加了用户的学习成本。
2.2.2 结合产品目标
没有一成不变的用户,也没有从不迭代的产品。所以,会员体系的搭建,除了要符合产品的定位,还根据产品阶段性的目标去做迭代。一般来说,一个产品会从单个场景切入,然后迭代延伸出更宽的应用场景。这也就意味着,会员体系不可能一开始就做到完整又完善,而是结合产品每个阶段的目标,去引导用户进行操作。
对于产品阶段的分解,也就是运营目标的拆解,一般会包括横向的目标分解与纵向的过渡目标分解:
纵向目标:每个阶段切入的场景,跟产品迭代方向一致;
横向目标:阶段性的的运营手段,短期内集中引导用户达成某种关键行为,并不一定会持续存在于产品的会员体系。
小红书会员成长体系
2.2.3 整合关联资源
一个会员体系想要在产品上跑的通,除了了解用户和产品之外,还要借助跟产品有关联的资源。比如:有些企业会利用一些流量资源,去刺激更多的用户转化为VIP,或借助跟产品相结合的工具,去延伸拓宽会员体系。比如说:美团打车其实是围绕会员的需求,统一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