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将和儿子讲吴起的故事。
吴起和魏文侯不一样。魏文侯出身君主家庭,一出生有继承父辈城池所有权的机会。而吴起出身虽富有,但地位较低,只有通过个人的艰苦奋斗,才有机会获得某些城池的管理权。读吴起的故事,可能让我们更有感触。
吴起,本是卫国人。他很想当官,很想当大官,最好是当卿相。年少的时候,他为了当官到处找关系,找机会,把家里的钱都花光了,也一无所得。
乡里人看到他落魄的样子,使劲地嘲笑他挖苦他诽谤他。可能是受不了这些嘲笑挖苦和诽谤,也可能是对卫国的彻底失望。他将怒火发泄在三十多个诽谤他的乡里人身上,把他们全部杀了。后跟他母亲诀别:“起不入卿相,不复入卫。”
我们看到吴起的人生开局,也是很不顺利的。他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官职。
我们和孩子讲吴起的故事,是可以聊出很多很多话题的。比如他为什么立志要当官,他的愤怒对不对,如何面对他人的嘲笑等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吴起,我得讲一下历史大背景。
吴起主要活动在战国初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非常多。这些战争带给了底层人民痛苦,也带来了思想解放,他们也想参与到这场激烈的变革中去。
吴起想当官,就是想急切地参与这场社会大变革。作为一个年轻人,不接受命运的安排,想成就一番事业,吴起的本能和初心,我们应该给予肯定。
吴起先去曾申名下学习儒学。而曾申是曾参的儿子,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也是七十二贤人之一。
后来,吴起到鲁国做官。很快,机会来了,齐国要攻打鲁国。鲁国想以吴起为大将。但是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他们对吴起不放心,于是吴起休了妻子,才消除嫌疑,得以为大将军,大破齐军。
紧接着,霉运又来了。有人鲁侯说:“吴起起初侍奉曾申,自己母亲死了,都不回去奔丧,曾申就很厌恶他,和他绝交了。现在又杀妻求将(《史记》和《资治通鉴》都是吴起是杀妻求将,但是《韩非子》只是说他是休妻),这是残忍薄行之人啊!”吴起听说之后,非常害怕,就跑路了。
吴起听说魏文侯贤德,就想投奔魏国。魏文侯问李克意见。李克说:“吴起贪而好色,但是说到用兵,就是司马穰ránɡ苴jū也赶不上他。”于是魏文侯就重用吴起,让他担任攻打秦国的大将军,拔下五个城池。
吴起和魏文侯,应该说是相互成就。当然,吴起的历史贡献更大,因为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吴子兵法》,是古代《武经七书》之一。他推动的募兵制开创了军事变革,极大地提高了魏国的战斗力。
吴起为将,与士卒同吃同穿,同甘共苦,睡觉时也和士卒一样睡地上,不搞特殊化。也不用车马,与士卒一起走,亲自背负干粮,和士卒一样劳动。
有个士卒身上长了疮chuānɡ,吴起亲自用嘴替他吸xī吮shǔn疮脓。那士卒的母亲听说了,失声痛哭。旁人很是不解,问她:“你儿子只是一个普通士兵,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吮疮脓,这是多么荣耀的事,你怎么还哭呢?”那士卒母亲说:“当初将军为他的父亲吸吮疮脓,他父亲奋不顾身,战死沙场,如今将军又为他吸吮疮脓,不知道他将来又要战死何处呢,我如何能不哭!”
虽然吴起已经在军事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他还想在政治上有更大的作为。
当时魏国任命田文为宰相,吴起就不服。
吴起直接质问田文:“我能和您比一比谁对国家的功劳大吗?”田文说好。
吴起说:“率领三军,使士卒慷慨赴死,让敌国不敢打魏国主意,您赶得上我吗?”田文说:“我不如您。”
吴起说:“统领百官,亲近百姓,促进生产,充实国库,您比得上我吗?”
田文说:“我不如您。”
吴起说:“守卫河西,让秦兵不敢东向,韩赵只能惟命是从,您行吗?”
田文说:“我不如您。”
吴起说:“那么问题来了,这三方面您都不如我,凭什么您的地位要比我高呢?”
田文说:“新主年少,上层互相猜忌,大臣还未亲附,百姓对新朝还没有信任和信心,在这个时候,您说,是用您做宰相,还是用我做宰相呢?”
吴起默然良久,说:“该你您来做宰相。”
其实,从这份任命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上层社会的普遍矛盾。田文虽然能力不强,但是他有公族的支持。吴起虽然有能力,但是他的靠山只是君王。吴起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阻力是非常大的。
很快,吴起的霉运来了。他很快就倒大霉了。
魏国宰相公叔娶了公主为妻。他嫉恨吴起,想把吴起除掉。他的一个仆从给他献了一个很歹毒的计策。
公叔先跟魏武侯说:“吴起是个大才,而咱们是个小国,怕留不住他呀!主公不如下嫁公主给他,他如果不想在咱们魏国久留,一定会拒绝这门亲事。”
然后公叔请吴起到家里做客,让吴起看到公主对他百般凌辱、猪狗不如的样子。
后来,魏武侯向吴起提出要嫁女给他,吴起非常害怕,就赶紧推辞。
魏武侯非常愤怒,气冲冲地走了。他开始怀疑吴起有二心。
吴起害怕被诛杀,只能逃亡,就跑去投奔楚国。
楚悼dào王一向仰慕吴起的贤明。吴起一到楚国,就直接任命他为楚国宰相。
吴起终于可以施展他的政治抱负。他推动改革,修订法律,罢黜闲散人员,废除血缘疏远的公族的爵位和俸禄,把国家财政用到用养战斗之士,提高军队待遇和战斗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既不合纵,也不连横。
经过改革之后,带兵三面出击。南平百越,北伐三晋,西伐秦国,楚国势力急剧扩大。诸侯都非常畏惧楚国的强大。
但是,被革了命的楚国贵戚大臣,都非常仇恨吴起。
当楚悼王死了,吴起回到治丧地点。楚国贵戚大臣突然作乱,围攻吴起。吴起跑到停放王尸的地方,伏在楚悼王尸体旁边。他们没有停止,继续用箭射杀吴起。
吴起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吴起当年跟魏武侯说治国要修德,但是自己在楚国搞改革又十分刻薄残暴、缺乏仁爱,说他能高谈阔论却不能落实到行动中去。
我觉得他这样的评价太过迂腐。“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吴起的改革何尝不是快刀斩乱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