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沧浪诗话》是宋代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自其问世以来,便受到历代文人学者的关注,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与批评。历代学者主要围绕《沧浪诗话》中的“以禅喻诗”、“妙悟说”、“兴趣说”等诗歌理论进行讨论和研究。《沧浪诗话》的研究资料数量较多,成果丰硕,理论观点较为成熟。近年来,虽然研究热度有所下降,但亦有学者以新方法研究《沧浪诗话》,其中不乏一些可供借鉴的新视角和新观点。
一、“以禅喻诗”理论研究
严羽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说自己在《诗辩》中“以禅喻诗,莫此亲切。”明确提出了自己在《沧浪诗话》中使用了“以禅喻诗”的方法,来论述他的诗歌主张。严羽在《沧浪诗话》这样的诗歌理论中有援禅入诗之嫌,这不符合儒家温柔敦厚之义,所谓“诗教自尼父论定,何缘坠入佛事”。因此,后世文人学者,围绕严羽的诗禅说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郭绍虞在《沧浪诗话校释》中从多个方面解释了严羽的诗禅说,他一方面说明了诗禅之说不起于沧浪,而是受到了当时的时代风气的影响:另一方面更说明了诗禅说可能引起的种种歧解。他认为许多学者反对严羽:“援禅入诗”的行为,是后人对于严羽的诗禅说的误会,不是严羽的原意:“其实沧浪只是以禅喻诗,而诸家则是以禅衡诗。”[1]郭绍虞还指出严羽的诗禅说,有以禅论诗与以禅喻诗二义。“以禅论诗,是就禅理与诗理相通之点而言的。以禅喻诗,是就禅法与诗法相类之点而比拟的。”[2]
关于严羽“以禅喻诗”的理论来源,柳倩月在《论诗如论禅——严羽“以禅喻诗”方法论辨析》[3]中指出,两宋时代的“诗禅交涉”,无论是在创作、鉴赏还是在理论建构层面,都远比前代深入、普遍。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给严羽更系统、更鲜明的“以禅喻诗”准备了厚实的理论积淀。
南宋处于中国禅道发展到烂熟阶段的后期,文人士大夫学禅、说禅蔚然成风,援禅入诗,以禅论诗,以禅喻诗,成为风起云涌的诗坛时尚。黄庭坚、吕本中、范温、韩驹、吴可、曾几、龚相、赵蕃等等都曾以禅论诗或以禅喻诗,道儒佛三学兼修的苏轼更是结合古典道学“虚静”观和佛学“空”观,提出了著名的“空静”说。
王妍卓在《严羽〈沧浪诗话〉及其体悟性诗学》[4]中指出“严羽以禅喻诗的目的并非以禅入诗,《沧浪诗话》也并非意在宣扬禅学。严羽标举盛唐,以李白、杜甫为代表也可作为一个旁证。若严羽真的意在宣扬诗禅合一的理念,就不应该过少注目当时诗坛真正的领袖王维,也不该略过常建等有禅宗风格的诗人,更不该对唐代的诗僧群体只以寥寥数言带过。”严羽以禅论诗,又推崇“水月镜花”的诗歌境界,这很容易让人把严羽归入“性灵”一派,但是严羽却主张学习李白、杜甫的诗歌,而不是更加有“禅意”的王维和孟浩然的诗歌。这说明,严羽并不是以禅宗的审美标准评价诗歌,只是借助禅宗中的话语阐释自己的诗歌理论。
二、“妙悟说”理论研究
严羽的妙悟说受到禅宗思想的启发,“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诗与禅有诸多相通之处,最主要的是在诗禅本体即“道”上的相通表现在相对于禅道的特点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目前,学界对“妙悟说”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将“妙悟说”作为一种文学鉴赏能力来解释。郭绍虞认为“妙悟”属于一种形象思维的能力,提出了“妙悟说”是形象思维的观点[5]。陈伯海《严羽和沧浪诗话》[6]不赞同“妙悟”相当于形象思维这一科学概念的说法。他认为“妙悟”说确触及形象思维某些重要内涵,但它带有非理性的玄学色彩,倒比较接近于西方美学家所讲的“艺术直觉”,而又结合了中国古典美学中对兴象、韵味等的探索追求。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也说,“所谓‘妙悟’,是指审美感兴,也就是指在外物直接感发下产生审美情趣的心理过程[7]。
第二,将“妙悟说”作为灵感来看待。周来祥说,‘妙悟’就是指诗歌(艺术)认识现实的特殊思维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灵感[8]。灵感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突发的思维状态,它可遇不可求并且转瞬即逝。既然严羽提出“熟参”“以识为主”等理论,可见他的立意并不在于灵感。
第三,将“妙悟说”作为一种境界来分析。“沧浪别开生面,如骊珠之先探,等犀角之独觉,在学诗时功夫之外,另拈出成诗后之境界,妙悟而外,尚有神韵”。钱钟书认为严羽的“妙悟说”是指通过熟参汉、魏、晋、盛唐诗歌而达到的一种最佳的审美境界[9]。
有学者用禅宗中的“悟”来研究严羽的“妙悟说”,认为“妙悟说”主于妙悟”的严羽《沧浪诗话》诗禅学说,其实深受一向提倡“妙悟”的宗杲禅法影响。但王苑在《严羽妙悟说的诗禅学缘探微》[10]从禅学上进一步考究“妙悟”观念,由此论证严羽诗学与宗杲禅学之间的具体关系,认为:“将严羽《沧浪诗话》中所提出的妙悟说,与宗杲禅学的“妙悟”观念细加比较的话,可以见出两者主张事实上并非全然一致。”这也可以反面论证严羽只是“以禅喻诗”而非“通禅于诗”,即严羽只是借用禅宗的话语来阐释自己的诗歌理论,而不是像后代儒者所指责的那样把诗与禅混为一谈。
三、“兴趣说”理论研究
陈伯海在《说“兴趣”—读《沧浪诗话》札记之一》[11]中梳理了“兴趣说”的来源,“兴趣”的含义,及“兴趣”在诗学理论史上的地位。
他认为,钟嵘论“兴”和司空图论“味”,则可以看作《沧浪诗话》“兴趣”说的两大渊源。至《沧浪诗话》中的“兴趣”说,倡导“言有尽而意无穷”,显然跟钟嵘的“文已尽而意有余”一脉相承。而钟嵘《诗品序》则进一步提出了“滋味”说,但是味”、“滋味”这一概念在这里特指诗歌的艺术性,跟严羽的“兴趣”说仍有距离。司空图标榜“味外之旨”、“韵外之致”,主张超乎文字意象之表去追求诗歌的“醇美”,则更开了《沧浪诗话》“不涉理路”、“不落言诊”之先声。
陈伯海认为,《沦浪诗活》中的“兴趣”,是指诗人的“情性”融铸于诗歌形象整体之后所产生的那种蕴藉深沉、余味曲包的美学特点。而《严羽诗论“兴趣说”含义新探》[12]一文认为,严羽“兴趣说”是一个本体论的概念,它所概括的,不是一般的审美问题,而是盛唐抒情诗的本体问题。“兴趣”是诗歌的抒情本体,严羽推崇“兴趣”,其实质是说:对这种具有审美特点的形式化感情的体验、传达,是诗歌创作的目标,而读者的阅读,也就是要通过兴象的触发,重新获得诗人的情绪体验。严羽的“兴趣”说又与其“诗者,吟咏性情也”相联系。应该说,他的“兴趣说”的提出,体现了对传统的较粗浅抽象的“吟咏性情”说认识的深化、具体化。
高勤丽在《论严羽“兴趣说”》[13]中,指出了“兴趣”说提出的现实针对性:严羽是针对当时部分宋诗不重形象思维的弊病,而极力提倡重视“兴趣”的唐风的,他的“兴趣”说的提出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严羽以江西派诗为主要批判对象,同时兼及“四灵”和江湖。他一方面宣扬“非关书”、“非关理,的“别材”“别趣”以纠正江西诗派,另一方面又主张“读书穷理”,以纠正“四灵”、江湖。为了矫正时弊,严羽建构起自己的诗歌审美理想,以为后人学习依傍的榜样。在唐诗、宋诗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严羽提炼出了自己的诗歌审美理论的主要范畴—“兴趣”。他把“兴趣”作为自己诗歌审美理论的主要范畴,标榜学习汉魏盛唐诗,并以此为“向上一路”。
四、《沧浪诗话》研究新方法
之前的学者为《沧浪诗话》的研究做了很多工作,贡献了可靠的研究文献和较为系统的理论观点。他们或是从文献学角度,确定了《沧浪诗话》的版本,整理了历代对《沧浪诗话》的注释和评论,或是从文学史角度,理清了《沧浪诗话》理论来源、理论内涵、产生背景、对后世的影响等等。《沧浪诗话》的研究历时已久,研究成果颇丰,研究道理似乎已经走向了尽头。但近年来,有些学者运用了新方法来研究《沧浪诗话》,为研究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如用美学和审美心理学的专业术语重新解释《沧浪诗话》中的核心概念,从禅宗对文学的影响角度研究《沧浪诗话》等等。
彭立勋在《严羽〈沧浪诗话〉审美心理学思想辨析》[14]中则是用审美心理学的知识来研究《沧浪诗话》。他认为,严羽的《沧浪诗话》以“兴趣”说和“妙悟”说为核心,多方面揭示诗歌创作的审美心理特点和规律,深刻触及到审美感兴中情感的发生和过程以及情感与理性的辩证关系,艺术构思中感、理解与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的融合及其审美韵味,创作中的审美直觉及形象思维等审美心理学的重要问题。
刘雅杰在《从南宋闽僧的话头看〈沧浪诗话〉》[15]从严羽的生平和地域入手,认为考察梳理南宋时期闽僧的言行,有助于了解《沧浪诗话》某些理论观点得以生成的宗教文化背景以及它的文学价值。她认为,从佛教的地域特征来观照严羽的《沧浪诗话》,还可以进一步深入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沧浪诗话》和佛教的联系也会把握得更加切实、准确。
《沧浪诗话》的理论研究历时已久,成果丰富,无数学者为此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有一定的新意与理论依据,为《沧浪诗话》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局面。但是这种新思路、新方法在研究中还只是少数,期待有更多批评理论方法运用于研究,相信这会更加丰富《沧浪诗话》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2] [5]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8 ,44.
[3]柳倩月.论诗如论禅——严羽“以禅喻诗”方法论辨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37(5):78-81.
[4]王妍卓.时代的异调——严羽《沧浪诗话》及其体悟性诗学[J].前沿,2015(3):146-149.
[6]陈伯海.严羽与沧浪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91.
[7]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316.
[8]周来祥.论中国古典美学[M].济南:齐鲁书社,1987:330.
[9]钱钟书.谈艺录(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7:258.
[10]王苑.严羽妙悟说的诗禅学缘探微[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3):48-55.
[11]陈伯海.说“兴趣”——读《沧浪诗话》札记之一[J].文艺理论研究,1982(2):93-100.
[12]魏静,卢盛江.严羽诗论“兴趣说”含义新探[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2):89-93.
[13]高勤丽.论严羽“兴趣”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2):92-95.
[14]彭立勋.严羽《沧浪诗话》审美心理学思想辨析[J].云南社会科学,2015(6):181-186.
[15]刘雅杰.从南宋闽僧的话头看《沧浪诗话》[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35(2):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