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法国天才诗人,象征主义大师兰波所有的散文诗作品……”翻开《彩画集》的扉页,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句话。法国诗人阿尔蒂尔.兰波,在他离世后的一百多年里,世人对于他的争论似乎从未停止过,有人说他是天才,有人说他是疯子,但撇开后世加之于他的所有好坏,兰波带给我的是深夜孤独的享受和拥抱黎明的希望。
“因为我要走,总有一天我要远离”,追寻自由与流浪贯穿了兰波放荡不羁的一生。他从小几次离家出走,并且参与了巴黎公社,他嘲笑中产阶级,为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的反叛思想欢呼。“于是,我们四处流浪漂泊,喝了岩洞里的酒,饿了就吃路上吃的干饼。我自己,本应急于去寻找那应去之地,寻求那必在的理式。”每个人或许都有过流浪的心,远离尘世喧嚣,背着一把破木吉他和旧背包,不理会前途面临的困难,我只想流浪去远方,放逐自己的灵魂去寻找自由,“在我这脑袋里也知道施瓦本平原上有条条大道,拜占庭的风景,索利姆的围城”,我想追寻夏天最后一缕余晖,也想拥抱夏天的第一抹朝阳,我想我该是自由的。
兰波的孤独是深入骨髓的,“我大麻风长满一身,在烈日照射的墙角下,我呆坐在破瓦罐和荨麻上。——后来,我成了德国雇佣兵老兵油子,在德国的黑夜里踽踽独行,不知投奔何处”。透过那呆坐的身影,我仿佛看见了我自己,有多少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我呆坐在窗前,看着远处闪着微弱亮光的路灯,遗忘自己身在何处,我看着自己的皮肤在泛着暖黄灯光的台灯下变得朦胧和陈旧,我听见自己跳动着的心脏喧嚣着什么,是孤独,也是迷茫。但是,那微弱的光亮也让我想起了黎明,光明驱尽了沉寂了一夜的黑暗,也驱散了我内心的孤独,我想,也许兰波的内心也曾被黎明的光亮所填满。
“你总得去通过考试,而你得到的工作要么是擦鞋,要么是放牛,要么是赶猪,谢天谢地,我一样也不想要。”兰波在十岁那年写下了贯穿他后来全部诗作的叛逆,不想被传统的生活束缚,不想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他写到:“我对于所有的事情感到恐怖。老板、工人、所有的农民,都是那样的鄙琐不堪。”可他最终却成了一位全身散发着咖啡味道的商人,他终于成了当年自己痛恨的那类人。但是,尽管如此,兰波的骨子里还是一个诗人。生活往往不是自己所想的那般美好,但我们总得活下去,不论是以何种身份。或许我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面对现实的压力,但我希望我能够保持初心,保持着对黎明的向往。
“看够了。色相在空气中处处遇合交会。也够了。城市的喧嚣,黄昏,日午,直到永远。知道得够多了。生命的中止,多次停顿。——啊,喧嚣和色相!在新的情爱和音响之中,出行远去!”兰波厌恶恶俗的现代大都会,这在他的诗作中很容易看出来,他向往森林的绿荫和夏夜,他厌恶一成不变的公式化的生活以及窗外不散的浓烟,因此他说“我的小农舍,是我仅有的家园,是我心之所寄”,在这一点上我与他是相同的。我已记不清有多久没有看到过满天的繁星,有多久没有看到过潺潺的小溪,土地变得冰冷,到处是钢筋水泥构成的死板的高楼大厦。如果可以,我只愿隐匿于山林之间,与星辰作伴,同清风共舞,或者如同我的好友所说,在郊外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农场,每天大汗淋漓地从事着体力劳动,头上是一望无际的蓝天,脚下是如茵的碧草,然后在晚上洗一个热水澡,酣睡到天明,新的一天唤醒我的是窗外透进来的光亮与含着青草气息的空气。我想要拥抱每天的黎明。
我拥抱夏天的黎明。这是全书中最令我心动的一句话。透过这句话,我仿佛已经看见了初升的朝阳和氤氲的水汽。我的内心也被光明所填满。
一个叛逆又傲慢的诗人,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