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登描述了一个帮你有效阐述你的问题的有用模型:“我有一个问题,当你做Ⅹ时,导致了结果Y,而我的感觉是Z。“
第一,描述给你带来问题的具体行为(X),这有助于你在急于给出反馈时避免给出一种评价性的或者泛泛的回答的倾向。
第二,列出这些行为详细的、可见的后果(Y)。简单明白地告诉对方,其行为给你带的问题,通常是使他们发生改变的有效刺激。
第三,描述你对问题结果的感受(Z)。重要的是不仅要使对方了解哪些行为妨碍了你,而且要解释它如何通过带给你挫折、愤怒或不安全等感受来影响你。解释这些感受在怎样干扰你的工作。
我们建议你把这个三步模型作为一般性的指导来使用。每个部分的顺序可能会有变化而且你不要总是使用相同的词语。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对于对方做的事感觉不满意或者是有心生抱怨的时候,这是我们往往会冲口而出的就是指责对方、批评对方或负面评价对方的话,其实我们说这些话并不仅仅是为了抱怨和指责,我们的根本性目的是希望对方能感受到我们的不满,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但事实上往往事于愿违,对方要么极力和你辩解,甚至语言反击,吵起来,要么沉默不语,不置可否。其实这些结果都不是我们最终想要的结果。这个反应就是我们的本能在做怪,当我们被指责时,本能都会自我防御:“这不是我的错,这是因为…的错",常常本能的进行外归因,从而躲避承担责任或是降低自己的内疚。
当你做Ⅹ时,导致了结果Y,而我的感觉是Z。比如我工作需要频繁出差,我老婆心情特别不愉快,
她以前总是抱怨说:你的工作就那么离不开你吗?事事处处都要亲力亲为吗?忙到家都像旅馆啦?到底是家重要还是工作重要?
有一次她看到了我的这个拆书片段,我常常会对我说:你这段时间忙于工作,经常出差的时间里(行为),孩子经常想你,常常晚上和周末就问爸爸什么时候回家啊?(后果)我感觉很心疼孩子(感受),我也觉得这段时间你常常不在家,挺孤单的,没意思(感受)。另外,我也关心你的身体(感受),这样天天跑,长久下去身体会吃不消的(后果)。
各位比较下两种说法,会觉的那一种会更有效果呢?我相信第二种方法,我会愿意尽自己的能力去进行工作的调整,多安排一些在家的时间。 可能你会说:“我正在气头上的,哪能做到这么情绪平静的和对方沟通?”其实这恰好就是这个方法所要解决的问题,当你知道你有正确的方法可以帮助你表达抱怨,表达负面情绪,并且让对方愿意发生改变,那你就能做到先让自己平缓心情,有技巧的去表达自己的抱怨,而不是带着负面情绪去抱怨,那就真的变成讨人厌的怨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