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是简单地道德评价笼罩一切,给人一个睿智看待历史的角度。这本书我读了许多次,每次收获都不一样,这次我想从面对问题,每个人不同的反应、行为与结局来讨论这段历史。
洪武大帝想建立一个简单朴素的农业社会,为了使自己的帝国长治久安,需要帝国的精英过着严格禁欲主义的生活。到1587年,大明王朝已经走过了二百周年。随着禁欲主义的冲动褪色,它的乌托邦式制度退化为虚伪的表演,这一点不令人奇怪。皇帝因其角色里带有神秘、玄思冥想和非人格化的迹象而无法展开行动;官僚们沉溺于贪污受贿和明哲保身;国家进行一些战时指挥与平时管理上的革新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革新却因受到谨慎和惰性的限制而变成了反常事件。作者通过一个时间节点上六个人物的不同际遇相当于从六个角度描写了大明王朝面对问题是如何处理的。
万历皇帝
——皇帝只是个牌位
在清算首辅张居正后,万历皇帝发觉他摆脱了张、冯之后所得到的自主之权仍然受到种种约束,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面对组织的困境,想解决又牵扯到众多文官集团的利益,不能如意行事。
作为明朝五大政治重大危机之一的“争国本”,万历帝欲立爱不立长,虽没有像嘉靖朝“大礼议”那般坚决,最终选择妥协,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是万历帝懒政疏离朝堂的重要加速剂。
明朝五次政治重大危机事件:胡惟庸案、靖难之役、土木之变、大礼议、争国本。
黄先生书中也讲解了万历帝的叔祖父正德帝,看似荒诞实则是不满于成为制度下的木偶。而万历帝缺乏正德帝的勇气、积极性和寻找快乐的情趣。年轻时也想大有作为,但是发现真实的世界问题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在1588年最后一次视察自己的定陵之后,几乎在以后的日子再也没有走出紫禁城,生前不能立自己的爱子为太子,死后又不能与自己的爱妃长眠一起,帝国制度早已成熟,想做事能掣肘自己的条条框框又那么多,使万历帝放弃或者消极对待组织困境,做了一只鸵鸟。
申时行
一个细腻冷静、敏感、看透士人口中的“理想”与“私欲”,并从自己前几任首辅的下场做教材,他以诚意对待同僚与皇帝,只是得到了某些文官的尊重,而另外一些人认为申时行首鼠两端、遇事左顾右盼、缺乏决心。他也知道要消除文官中不愿公开的私欲是不可能的,因为整个社会都认为做官是一种发财的机会。
不过看申时行着眼于眼前所面对的问题,以高超的情商来引导皇帝自己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他能成为“活着的祖宗”,在他辞官居闲后的生日还能得到万历帝的赏赐,至少说明他的诚意得到皇帝的认可。
神宗实录里记载的这样一件小事,万历帝抱怨雒于仁,肆口妄言,想要重处。申时行认真听完万历帝的抱怨,非常认可万历帝的情绪,并指出这只是讹传,要是重处会有人把这事当真,趁机还拍万历帝的马屁说他堪称尧舜,顺利化解一场皇帝与文官直接碰撞的小事件。从中能看得出申时行高超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说申时行能窥测他人内心一点也不为过。
在申时行作为首辅期间解决了治理黄河河道问题,处理了1586-1588年异常自然灾害,缓和了首辅与文官集团的矛盾,但是没有将文官集团与皇帝之间的意识对立得到缓和,后继首辅影响万历帝的能力远低于申时行,以至于万历帝后来的懒政。
面对组织困境,申时行选择以诚意对待周围的人,以解决具体的每件事为目标,尊重人心里的私欲,同时也强调理想的重要性。可能再外人眼里觉得他没有主张,万事只做和事佬,可是他首辅之位虽说不长,但寿命与结局在那个悲剧的年代算得上比较上等的。
张居正
立国二百年,文官集团受各种制度、环境所累,做事缺乏条理,行政效率低下,财政收入、国库日益衰减,军事上东南沿海受倭寇侵扰,北方依然有威胁。
张居正改革的目的加强行政效率,并利用自己的专长——理财达到富国强兵,改善财政积弊。在担任首辅期间,张居正用皇帝的名义推行政治经济改革——一条鞭法,给文官集团造成了空前巨大的压力。张居正虽然看清楚了帝国所处的困境,但是他缺乏窥测人心的能力,忽视了文官集团的双重性格,他的做法和政府一贯所标榜的仁厚精神相背,企图以世俗的行政效率来替代古圣先贤所提倡的仁爱精神。一个大帝国在中央集权过度后,必然导致改革过程中行政效率增进缓慢且阻力重重,若压力超过一个限度又会导致文官集团分裂,产生纠纷而升级成道德问题。
张居正改革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生前获得极高的荣耀,用他自己的偈语“如入火聚、得清凉门”来形容他的际遇再合适不过。改革触动了文官集团的利益,引起了皇权的猜疑,死后的清算估计他生前也有所觉察,只是时间长短问题。他的人被定在了历史耻辱柱上,他的政策也在死后被废除,想想若是他死后的灵魂能看到这个他为之倾注心血的帝国是如何对待他,他的心情又会如何呢?
海瑞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从海瑞的行为做事看普通人觉得海瑞是一个奇特、怪癖而执拗的人,而在黄先生看来海瑞与张居正一样都是看到帝国的症结所在,都是上下求索改变帝国现状的一种方式而已。海瑞的性格可能受海瑞的家境有关,幼年丧父、孀居的母亲忍受着极大的困难把他教养成人。儒家伦理道德印刻在他的灵魂里,一生他都在围绕“忠孝”二字,为人臣毫无私心地尽忠,为人子毫无怨言地尽孝。
经过两百年的财富积重新组合与累积效应,社会的贫富差距已趋于尖锐,海瑞立志要限制富户过多占有土地、缩小贫富差距的愿望至死不渝。他想脱离现有文官集团达成有关相互保护利益的默契,刚正不阿地应对各方势力,力图恢复太祖洪武帝那般使用严厉的手段打击豪绅富户,来缓和土地问题,用高尚的道德来限制文官的私欲。
艰苦朴素的生活,自己过没问题的,但是将推广艰苦朴素的生活提升到道德高度,而缺乏隐形的福利,不可能持续进行下去。引用钱穆先生有关汉朝孝廉举荐制度造成不愿继承父亲财产权势的分析,他放弃的隐形好处远高于继承得来的,所以那时社会放弃继承成风。海瑞面对经历两百年发展产生诸多弊病的王朝,想利用道德以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的贫富差距,只能给人当成笑话来谈而已。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李贽的困境不仅是自己的悲剧,更是社会、时代的悲剧。他的冲突是个人自由与家庭、家族责任;他想要的生活方式与传统读书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他既要强烈地抨击读书人,又要受到读书人的接济而生活。
书中详细介绍了一个下层人如何通过读书中举,成为上层士绅阶级。这是一条漫长的路,很难通过一个人或者一代人的努力就能达到目的,往往需要家族几代人以及母亲、妻子的自我牺牲,所以读书人的成功是背负着一个家族的使命,对宗族的照顾不仅仅是道德问题,以至于大部分读书人都无法挣脱因血缘关系而产生的期望与压力。
可能大凡有特别大成就的人,家庭生活或者说部分社会责任是缺失的,看一篇文章写爱因斯坦对妻子的要求以及对待儿子的做法,一点都没有做丈夫与父亲的职责一样,完全为了自己、为了物理学而生的。李贽可能也是生而为了哲学,不要说他对家族所尽的“责任”,看他对待妻子儿女所尽的职责,哪有这样的丈夫与父亲。这也正是李贽所面对的矛盾,精力有限,自己想要的生活很简单,但是背负的太多、又难以摆脱,最后李贽选择出家、选择自尽,脱离苦海。
我所思
对待问题,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不一样,所处的角度也不一样。大部分人都想一劳永逸地解决眼前出现的问题,尽可能的处理好问题,但是有些却在后人眼中看着那么呆,有些受到同时代人的排挤,有些看似格格不入,无法挣脱的有些选择顺从,有的选择逃避…… 这六个人都面对着不同的问题,我作为一个普通人,比较喜欢申时行为人处事的方式;对于张居正与海瑞两个人革新制度的勇气我很佩服,但是我不想追求那样的生活;做事的方法应该学习戚继光,将有限资源发挥到最大优势;可能现代人缺少李贽式的压力,最多的家庭责任就是丈夫与父亲而已;我工作生活中至今没有受到上下挤压,各方给予不同限制万历帝般的问题,所以无法体验万历帝所承受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