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一个微信群(QQ群)里,受欢迎的人大抵分3种:
1是乐于助人,群员大事小事只要吱一声,必鞍前马后拔刀相助让群员感激涕零的;
2是上窜下跳,活跃气氛,有TA在群里永远不会冷场的;
3是一言不合就发红包,而且不会强迫别人跟TA一样的;
其实,这3种人,都是伸出手,与人为善的人——就算是第2种,也花费了自己的宝贵时间来搏群员一笑,是付出的一种不是么?当然低俗无聊的例外。
今天就说说伸手这事。
人伸手的目的大抵有两个:一是为了索取,二是为了付出。
当然还有第三种,就是为了索取而有目的的、带着一点功利性质的付出——因为相信付出必有回报,有舍必定有得:
”扔“出去的金钱或人情,会收获更多的金钱或人情,就如同种一棵金钱树,栽一棵人脉苗……
事实上,这种人应该是占绝大多数的。且上天也确实不会罔视他们的善意,不会亏待他们主动伸出的那一双手。
无论他们心里是否藏着做”长远投资“的小九九,在当下他们确实是在付出——要知道100个善念还比不过1个善行呢,对不对?
所谓的人情世故,礼尚往来,说的也正是这个。
伸出手,别人才能拉你一把
早段时间有一篇文章很火,说人脉是麻烦出来的。
文中讲了一个效应叫作“富兰克林效应”。
“富兰克林效应”其实源自美国国父富兰克林的一段轶事:
有一次,富兰克林很想与宾夕法尼亚州立法院的一个议员合作,但这个议员是个难缠的铁石心肠的人物。
在一般人看来,只能找找那个议员的需求、找个中间人甚至是“不打不相识”跟他干一架,但是,富兰克林用了另外一招:
富兰克林知道这个议员的私人藏书中有一本绝版的稀世图书,于是就问议员是否能把那本书借给他看两天。
议员同意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正如富兰克林所描写的:当我们再次见面时,他对我说话了(他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做过),而且很有礼貌。后来,他还向我表明他随时愿意为我效劳。
富兰克林把他借书所带来的成功归结为一条简单的原则:曾经帮过你一次忙的人会比那些你帮助过的人更愿意再帮你一次忙。
其实,富兰克林这个借书的套路与钱钟书在《围城》里阐述的男追女的步骤异曲同工:
……化妆品,送给女人,而对于书只肯借给她,不买了送给她,女人也不要他送。这是什么道理?借了要还的,一借一还,一本书可以做两次接触的借口,而且不着痕迹,这也是男女恋爱的必然步骤的初步。借书,问题就大了。
在我看来,富兰克林这种”伸出手“,这种麻烦,其实就是在借”借书“来给自己和对方牵上线,并且一来二去越牵越紧。
当然,伸出这双手的同时,请务必告诉自己:
一定要准时偿还,并及时知恩图报,让对方看到自己的诚信,最好同时看到自己的价值,如此对方才会继续跟你“眉来眼去”,你也才可以“得寸进尺”,否则只会弄巧成拙,甚至会招致对方厌恶而对你避而远之。
伸出手,予人方便,为己积福
几年前,随编委到附近一个乡镇做扶贫演出,当然我们不是表演嘉宾,只是媒体嘉宾。
表演场地是在村外的露天谷场。天气很冷,随我同去的是另外一家公司的一个女孩,比我小几岁,为人热情开朗而且踏实肯干。
那一晚村民来了不少,大人小孩老人都有。其中有个大人抱着个婴儿,婴儿穿的袜子很短,总是会露出脚踝,随我同去的那个女孩就去帮小孩的袜子往上扯,前后扯了好几次,说天太冷,别把小孩冻坏了。
那一刻,我见识到了这个女孩的善良。现在,这个女孩已经是一家大型企业集团的中层领导了。总是与人为善的人,运气大抵不会太坏。
在论坛上看到一个人讲了大学毕业时的一件事:
找工作的那段时间,经常要学校、市区两边跑,所以每天就起得很早,拿着一沓简历去饭堂时吃完早餐就往外赶,那时候食堂几乎没有人,但她习惯在一个窗口买。
可能是窗口师傅见得多了,心里就对她有印象,所以后来那段时间,那个师傅经常多拿东西给她,开始她以为他拿错了,结果师傅说特意给你的,找工作不容易,累人……
作者说,从那以后,他开始待人以善,无论大事小事,能帮得上忙的他都会施以援手。谁都不容易,特别是别人焦头烂额的时候,你付出一分的善意,就足以让人感到十分的温暖。
西藏人常说:一个人最大的福报,来自于别人的祝福,尤其是来自濒临绝望的人,发自内心的感恩所给予的祝福,这种福报极其殊胜。
一个小小的善行能影响另一个人,而另一个人,会影响更多人,哪怕微不足道,也有可能形成蝴蝶效应,最终回馈到自己的身上……
或许你会说:现在骗子多,我出手相助上当受骗了怎么办?
我以前也很担心这个,怕被骗,显得自己傻,直到我看到一个法师的开示:
有人在布施时,会怀疑行讨对象的真假,其实,如果我们已经产生布施之心时,就不要担心布施的对象是否值得布施。因为,我们的心很纯净的话,布施出去时,功德就圆满了,他们乞讨等是自己因果业报的问题,和你的布施是不相关的。所以,真布施不怕假乞丐!
因果都是自担的,善意与善行会有善报,欺诈作恶,也会自吞恶果。
再说直白一点,我们所谓的懂人情,知世故,所谓的人情练达,会做人,不就是希望今天你扶我一把,明天我助你一臂之力么?这样看来,即使是为了自己,也不要再吝啬伸出这一双手。
正如《圣经•马太福音》7:12里写的: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在网上看过汪涵接受的一个专访。
爱读书的他自然一贯地出口成章,金句频仍,但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他对佛学的理解——
具体说来,是他说了一件事,继而延伸到了他对千手千眼观音铜像只有998只手这件事的解读,其见解令人折服,也正契合了本文说的“伸出一双手”的奥义,特意找了截图发到这里:
正如汪涵所言,千手观音只有998只手,只差2只,就是你的。
我是悟恩居士,一个会写字的修行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伸出手,得到帮助,同时施以帮助,最后的美好,就是大家的。愿汪涵的话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祝诸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