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读书四年,终于有一次机会可以在初夏回家,机票是提前一个月订下的,心中抑制不住的心情,好像明天就到了归家的日子。于是电话里时常向爸妈问起:"5月家里还有樱桃吗?5月家里下雨吗?5月家里气温热吗?5月家里有菌子卖吗?5月的家……"我竟像外人般询问着当地的父母,像做旅行攻略一样安排着在家的生活,好像我不是回家,而是去热门城市旅行。爸妈也像招待宾客一般计划着我的吃住行。心里交织着甜蜜和苦涩,甜蜜来源于在期中如此任性地回家,爸妈也在家欢喜地等到着我的归来,苦涩来源于宾客般的氛围,感觉不知何时起,家也成了每年只住3个月的地方。每年回家看着半年一新的小县城,感慨发展的迅速,也感叹时光如梭。家里的东西放置在何处也只能一一问过爸妈才知晓。妈妈总是笑着打趣到"你和你爸就像半路生捉来的那般,总问我东西放哪儿,以前妈妈都能找到,如今自己收拾的东西转身就忘了放哪了。"我常笑着答:"因为你总那么勤快,家里每天收拾个遍,这家里一天一个新,我和老爸也很无奈呀。"眼的余光扫过妈妈额上多出的银丝,心里酸酸的。从小我心里无所不能的妈妈超人,如今也慢慢变得健忘,变得迟钝起来,腰腿也经常疼痛。我突然有些着急,怎么我还未长大,你们就变老。
日常和家里的联系是每天一个电话,有时想的紧了,就打两个,三个,每次都习惯性拨通妈妈的电话,拨通爸爸电话的第一句也是:"老爸,我妈呢?"直到一次打电话时妈妈打趣爸爸说:"你一直在那边叨叨,那你来跟她讲吧!"我才突然意识到,其实每次和妈妈通电话时,父亲都在旁边全神贯注地听着,偶尔猜到我们的话题就在旁边自语几句,偶尔觉得妈妈唠叨就提醒她说:"别打扰孩子学习,有时间再聊吧!"从那以后我每次和妈妈通话后总会问一句:"爸爸在吧,我想和他通电话。"电话转给爸爸,他总能认真听我说话,幽默地和我打趣,我也总提一些我们都感兴趣的话题来延长通话时间。父爱如山,从不喜形于色,但他却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最惦念我的喜怒哀乐的男人。前几天爸爸给我打了电话,说:"女儿啊,上次那个手机钢化膜的链接还在吗?我想请你帮我再买一块,我的这个被我前几天运动的时候不小心摔坏了。"言语中的客气和内疚好像做错事的孩子。我突然有些感动,父母总是珍惜着我从小到大给她们买的每一件礼物,写的每一封信,并视如珍宝。不知何时起,我和爸妈的谈话中,多了商量的语气,每次结束语都成了"有时间再聊吧",而这个"有时间"就成了难以衡量的期待,也成了我们"好久不见"的念想。
每个假期回家三个人一起的时间其实很少,平均下来每天不过2小时,父母也总有自己的工作和应酬要忙,我也有自己的学业和聚会。有时候觉得回家不过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更舒适的地方一个人继续待着。但不同的是在家待着有一种"我随时能在想见爸妈时见到他们"那样的安全感,而在外生活有的是一种想见不能见的空寂感。人们总贪恋着那种安心的安全感,所以生活了9个月的地方怎么住都不是一个家。
妈妈对我一直像是对待孩子般体贴入微,呵护备至。她总是无论在任何情境下都会接起我的电话,有时在开会,她接通了不说话却仔细听着。她总生怕在我需要她的时候不能第一时间找到她,每次走夜路的时候,有了妈妈声音的陪伴,路再长再黑也能温暖地走过。
我幻想过无数次陪父母散步,旅行,给爸爸买手表,约看球赛以及陪妈妈跳舞,美容,像姐妹一样手挽手走在马路上。我也幻想过用自己挣的钱给他们安适和陪伴。但眼中他们为生活忙碌而忽视自己健康状况的样子让我着急,岁月催人老,我想长大为他们撑起一点家的重量,但长大的路还有条条坎坎等着我迈过。时光时光慢些吧,请催促我长大,但别急着催促我的爸妈变老。有人说"20岁之前别人根据你的父母的成就来对待你,20岁之后别人会根据你的成就来对待你的父母。"我想要这个世界对我的父母极尽温暖,就像他们希望我被时光温柔以待。我会好好长大,你们一定要替我照顾好自己,时光很长,我们还有很多故事要一起写进回忆。
明知年华终老去,总怨岁月催人老。我的爸妈,我愿每一次相见和离别都深刻而隆重,好让我们无论何时再相见都记得上一次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