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久之前,就读过了《番茄时间工作法图解》。那时候也是囫囵吞枣,没有真正的把番茄工作法掌握起来。接触工作以后,身边的同事一直在用番茄工作法进行工作安排,大概是那时候才有了对番茄工作法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
听起来不错的番茄工作法,我自己却总使用的很不舒服。总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是,在一个番茄时间内,我可能10分钟就完成了我的任务,剩下的时间便不知道该干点什么了;二是,超过了一个番茄时间后,我计划的任务没有完成,更重要的是,我很反感结束番茄时间时,对我思路的打断。
为什么一个番茄时间是25分钟呢?
常常会出现这个想法,虽然也没有去探寻为什么。因为这样,我便抛弃了番茄工作法。
可随着最近学习生活时间的紧凑安排,慢慢的我感觉时间不够了,更重要的是,我想寻找一个量化的标准,来记录我每天的学习情况,以便使自己不松懈,能够坚持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之前用ihour进行学习时间记录,觉得挺符合我的学习习惯的,采用的是类似于番茄工作法的做法,但是我可以随意提前结束或者加时延后我的工作时间。在大多是情况下,我总是会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阶段后,才放下手头的工作,进行休息。其实也没有不适感,我也得到了我想要得到的数据,即每天花在想要干的事情上的时间是多长。
但是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时间掌控力,我还是决定重新读一下《番茄时间工作法图解》,来寻找可能提高自己效率的工作方法。读完之后,我也找到了之前问题的答案,答案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是这样的:
1、一个番茄时间是25-35分钟,最多不超过40分钟。提倡为25分钟。
2、一个番茄时间的组成为,回顾上一个番茄时间并计划这个番茄时间学习内容时间段(5分钟)+ 专注时间(15分钟) + 回顾总结时间段(5分钟)。
3、番茄时间是用来养成大脑学习休息的作息规律。
4、番茄时间不是固定的,但是不要频繁修改自己的番茄时间段
对于我来说,我更加认同的是第三点,一直比较相信习惯的力量,也相信规律的生活习惯更有助于提高效率,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可能会重新采用番茄工作法来安排时间。
那么怎么做呢?接下来,我来总结一下番茄工作法的内容。
1、番茄工作法的目的和效果:
更专注:将注意力集中,更专注于当前的内容。专注也是刻意练习提到的一个必要因素之一。
有动力:按时有效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其实是一个很棒的体验,会为自己的坚持,为自己实现目标提供很好的动力。同样的,这也是刻意练习所提到的。
提高预估能力和判断力:这个应该算是番茄工作法能带来的效果吧,学会评估自己完成一件事情的时间,同时,学会判断打断专注时间的事情的重要性,其实这也是我选择番茄工作法的另一个原因。最近打算转职成为互联网产品经理,所以预估能力,也是一项需要掌握的技能。
2、番茄工作法的五个阶段:
一天开始前:
计划:对每天的任务安排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计划。列出今天需要完成的事情,以及所需要完成的番茄时间数。给出当天需要完成的番茄总数。
工作时:
追踪:坚持完成一个个的番茄时间,并做记录。
一天结束时:
记录:记录每天的完成情况,并形成档案。
分析:对每天的完成情况分析,分析找出提高效率的方法。(如,是不是对某任务时间评估不准确等等)
可视化处理:将有用的信息用鲜明的方式表现出来,让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
3、具体做法:
1)做todo-list,记录每天要完成的任务,以及新出现的突发事件(重要且紧急的)。
2)做Activity Inventory 活动清单:记录番茄工作时间内,所有想到的其他事情(想到了可能需要去做,但不是马上,不要打断你的番茄时间,比如:倒杯水、翻看资料等)。
3)评估todo-list中每个任务需要的完成时间,并记录每个事件相应的番茄使用数。
4)进入番茄时间时,保证不被打断(所有能中断你专注的行为,不仅来自自己的想法,也包括来自外部的干扰)。
4、其他事项:
1)任务估值大于5~7个番茄时,需要拆分任务。(可以使用金字塔原理进行拆解)。
2)每个番茄时间构成:5min+15min+5min(上文已经提及过了) + 5min(休息时间)
3)每轮番茄时间构成:4个番茄时间+1个大段的休息时间。
4)不同的番茄时间长短,疲劳情况的不同,休息时间可适当延长。
最后,附上一个朋友的番茄时间记录表格,可能与上述还有点不同,但是我觉得已经很有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