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靖康之耻为我们大家所熟知。我们历来以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走导致北宋灭亡为耻。其实我们细察史书真正可耻的不是这儿,徽、钦二帝咎由自取不值得可怜。正是他俩的无能导致中原沦丧,应该是可恨之人。
金人两次进攻中原就迫使宋室偏安,是真正实力不够吗?完全不是,论实力宋不说能灭金,起码将金兵阻于国境之外完全没有问题。所以以强宋亡于弱金才让我们引以为耻。
澶渊结盟,宋以金钱换和平,在当时也无可厚非。但多年来的和平,让历代皇帝养尊处优,不修武备。至徽宗更是流连花石,政务荒废。自王安石变法后多年来国家政策朝令夕改,朝臣朋党互相倾轧。当金建国之时正值辽国衰败之际,连徽宗皇帝自己也看到了这一点。徽宗曾有灭辽之志,并多次派人联络金朝,结盟夹攻灭辽。这本是宋朝强大的好机会,然而每次机会出现宋朝内部都会出现主战和主和两派。而徽宗最后竟选择搁置再议,错失良机。眼睁睁地看着金朝攻城掠地,吞并辽国。
当金国兵分两路进攻宋朝后,宋朝不组织抵抗,竞选择出使讲和。太师童贯更是从太原前线逃归。而徽宗皇帝则吓得干脆传位给儿子钦宗,自己率先逃到镇江避难。钦宗也不比他爹强多少,当听到金兵进攻时就赶紧下诏求御敌之策,当听到局势稍缓时则不闻不问,以为天下太平了。以致当时京城民谣:"城门闭,言路开;城门开,言路闭"。
黄河本是御敌天堑,而宋朝将领各自为战,只求自保,全都闻风而逃。金兵舒舒服服不急不慢地乘小船渡过黄河。金人嘲讽道:“宋朝可谓无人,若以一二千人守河,我们怎能过得了黄河”。眼见金兵渡河,宋朝仍不组织抵抗,却在讨论东京是逃是保。在东京保卫战的过程仍一味屈膝求和,竟至罢免主战派李纲来讨好金兵。在各地救援兵力几十万到来的情况下,大宋竟割地求和,金兵才撒退。东京保卫战结束。
这时举国兵力聚集京城,如果有统一指挥,完全可以组织有效的追击战。可惜宋朝多头领导,有下令追击的,有下令不许挑衅的,弄得部队无所适从,纵虎归山,再次错失机会。
之后的宋朝仍不吸取教训,朝廷上下仿佛相安无事。李纲数次要求准备御敌之策而被置之不理。而第二次金兵围攻京城时,主和派更是不让各地援军进京,直接把钦宗皇帝送去敌营讲和。侥幸回来的钦宗大哭道:“宰相误我父子”。
一味的示弱退缩没有换回和平,在全国援军踊跃待命之际,金兵攻陷京城,大肆抢掠并建立傀儡政权后掳走了徽、钦二帝。北宋就此灭亡。
赵构建康称帝后,回到旧都的宗泽组织了完备的防御。多次请求高宗回京,都被置之不理。再次选择了战略后退,将广大中原地区拱手让于金朝。
想当年赵匡胤陈桥称帝,何其英武。而末代子孙又何其不肖。大好的河山不知守御,大批的能臣武将不能人尽其才。一味的忍让退缩妄求自保最终落得亡国丧家的可耻结局。以史为鉴,何其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