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王晋康的《水星播种》。
推荐指数:三星半
这是一部中篇科幻小说。
故事讲的是,一个女科学家,创造出一种原始形态的硅锡钠生命,也就是一种金属生命,并嘱咐继承人把他们播种到水星这个最适宜的星球上,让他们也象地球生命一样,繁衍进化出灿烂的文明。
过了2亿个地球纪年,这些金属生命种子,已经在水星上进化出高等的智慧生命(有如地球人),建立了文明社会,也有了宗教组织。
虽然这些智慧生命有着不同于地球人的形态和体征,但是,他们却重复着地球人的发展轨迹……
这篇小说,最大的亮点,是对于生命形态的思索。
这是一种哲学性的思索。
关于生命和文明,从人类有记忆开始,我们就不曾停止过这种思索和探求。
面对绚烂多彩的地球,面对璀璨神秘的星空,人类从不曾停止追问:
✔我们是从哪里来?如何来?
✔放在宇宙所有可能存在的生命和文明中看,我们“人”又是怎样一种存在?
✔我们将往哪里去?
✔宇宙中,难道就仅有地球有生命体?
✔难道就仅有类似地球生命这样的一种以蛋白质为基础的生命体?
✔难道就仅有类似地球这样的三维空间,才有生命体?
✔如果有不同的形态,如果在不同维度的空间里,也各有生命存在,那么,他们又都会是怎样的存在?……
这些问题遥远而深沉。
但即便作者的思绪已经飞越到了另一个星球,飞越了几亿年,他也依然未能跳出“地球模式”——在他笔下,2亿年后另一个星球上的智慧生命,依然有着与今日地球人一样的宗教组织和情感、思维。
如果不考虑作品对地球现实的影射和批判意图,那么,这一点,也可以视作为作品的一个局限。
但是,这不怪他。任何一个人,哪怕是最有远见的人,也都无法超越他的时代和他的思维背景,而去预言千百万甚至上亿年后的事,更无法想象那时候的“生命”,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存在。
正如书中几位生物伦理审判专家所言:“这件事已远远超越时代,我们无法用现代的观点去评判将来的事。所以,弃权是最明智的选择。”
当然,弃权、不去评判未来,并不等于我们不能审视和评判现在,更不代表我们不能继续对未来抱有好奇和探索。
我们所想做的,不过只是想给孤独的自己,找到可以对话的伙伴,也找到自己的边界罢了。
这种寻找,在物理意义的宇宙上是如此,而在我们自身微观的心理宇宙上,也是如此。
最后,还有点困惑。在京东上搜索这个书名,出来的书,为什么封面写的是“刘慈欣”,而且页面里介绍也写这是“刘慈欣倾力巨作”??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就因为大刘出名了,所以什么作品都算到他头上了???
有了解的朋友,还请指点一下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