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过年必备的几件事儿:新衣服、压岁钱、吃饺子、放鞭炮、看春晚。
那时候的春晚舞台很简单,有点像某个单位的年会现场。没有扑朔迷离的灯光,演员的装扮朴素的就像隔壁家某个比较漂亮一些的邻居。
那时候的节目会记忆很深,每首歌曲都会在春晚后迅速风靡。我记得那时候的孩子人手一个歌词本,谁能够抄到或者整理到最新的歌词是一件很牛逼的事儿。
那时候的相声很好笑,笑起来毫无障碍、心情舒畅,不会有一种被人强按在墙面上,硬胳肢你的痒处,逼着你不得不笑的感觉。
后来有了小品,都是些大爷大妈、市井小民的琐碎事情,却都能制造一些经典的语句,流行整整一年。
昨晚按照惯例,我又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春晚的节目毫无卖点也没有槽点,一个个毫无印象地在电视屏幕上划过。
今年上海又严格禁止了燃放烟花爆竹,除夕夜静悄悄的,家里每个人都抱着手机,时刻盯着微信群组,生怕漏下哪个红包没有抢到。
今年春晚的主持人宣布通过网络形式观看春晚的人已经有了一亿多,每年都是宣布有多少电视观众和海外转播观众的,为什么换了统计口径?是对比数字太难看吗?
前些年每年春晚结束,都有大量吐槽的声音,我还会兴致勃勃地察看,今年我没有查,不知道可还有人吐槽吗?
娱乐的形式太多,铺天盖地的各种资源,丰俭随意,随君选择。喜欢就看一眼,不喜欢飞速转掉,只有寄希望才会吐槽,吐槽也是需要时间的。
连我的老母亲都在春晚的时间跑开去抢红包和用pad看其他的视频了。还有多少人看春晚并不是因为节目多吸引人,而是这么多年来形成的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