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很多书,但就是不会思考,要思考问题,但不知从何开始,脑袋空空的。如果你也有我一样的问题,今天就聊聊这个,如何激活大脑?
1、通过图像联想思考问题。
如何激发大脑,我们先从记忆法入手,去了解大脑的运行原理。
如果让你背圆周率后100位,你能背下来吗?你需要花多长时间?如果你是按普通记忆法,不断地去重复数字记忆,记住100位数字,将耗费大量的时间,过程也很痛苦,因为大脑容易忘记。
但如果你按照图像记忆法来记忆数字,这将变得轻松又愉快。什么是图像记忆法呢?简单地讲,就是将数字转换成图像,并将这些图像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像电影一样,有剧情,有亮点。
简单实践下图像记忆法:圆周率3.141592……。我们利用谐音,把14转成钥匙,15转成鹦鹉,92转成“球儿(乒乓球)”。自己编一个故事,一个跟房子一样高的钥匙塌下来,压到了鹦鹉,鹦鹉的嘴巴吐出了很多乒乓球。很有画面感,比单纯记忆141592要更容易。
为什么图像记忆比数字记忆更快且记得更牢呢?因为大脑喜欢图像而不是抽象的数字。比如,你想不起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同学的名字,但一见到老同学的脸,记忆就恢复了,因为名字是抽象的,而人的脸是一幅图像。你看《微积分》,你可能越看越不懂,但如果你看童话《国王的新衣》,只看一遍就记住了,因为这是一个故事,故事具有画面感。
所以,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妨从图像入手,我跑步的时候就用到了这一招。
我一看到汽车,就联想到《一念之差》中的微死亡、微生存;一看到街旁边的店铺,就想到《商战》中的可口可乐、麦当劳的经典案例;一看路旁的树,就想到思维导图,思考如何提炼重点;甚至看到树叶,我会联想到高中时学的文章《最后一片叶子》,想到科学课上的细胞等等。
再比如,如何复述一本书?
很羡慕那些过目不忘的人,他们读一遍,就能把文章复述出来。我自己尝试了下,别说复述整本书,就连一个片段都讲不清。后来,我利用图像思考去复述整本书,感觉很愉快。就是从某个片段开始,不断的思维发散,最后也能复述整本书的80%。
2、重视数量,质量不请自来
有一个实验,教授找了两组学生,让他们画画。教授对A组说:“尽情地画,数量最多的人获胜”;教授对B组学生说:“画一幅你们认为最好的画,得分越高者获胜”。结果,A组学生的画画水平要高于B组学生。为什么呢?
在A组那边,教授强调“数量”,在B组那边,教授强调“质量”,结果不追求质量的A组反而更有质量,是不是很奇怪。这其实就是“量变促成质变”的道理。
回到文章主题,我们的大脑每天都会产生成千上万的想法,其中绝大部分都很不靠谱,甚至有点荒唐。有时,大脑还会产生某些险恶的想法,对此,我们或许会感到羞愧:“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千万不要去批判大脑,鼓励大脑自由联想,即便总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我相信,数量很质量是成正比的,你想得越多,质量就越高,而中间那些不靠谱的想法只是产生高质量想法的材料。
量变促成质变,生活中的例子很多。比如黄秋生,著名演员,但我们不知道的是,黄秋生在未出名之前,拍过很多烂片,因此还有“烂片之王”的称号。目前,我每天写1000多个字,但之前,我每天只能写100-300个子,写了大半年。现在,我能跑15公里,但以前,我只能跑2公里,而且还是走的,走了2-3个月。
激发大脑,产生创意也同样如此,我们要容许产生很多普通的尝试、不那么成功结果,尽可能多地累计数量,此外,用图像联想,你的创意就会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