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晨曦
我读散文,最爱语言质朴、感情真挚、举事徵义、有质有文的那种。但是,近年来这样的散文已不多见。感谢《鄂尔多斯日报·牧笛》副刊的编辑,在散文园地装腔作势、无病呻吟之作颇多而令人生厌的时候,为读者捧上了一篇本色本香、情采并茂的散文,这就是郭小青的《天天天蓝》(载2006年11月8日《鄂尔多斯日报》)。
毋庸置疑,好作品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本色,而讲究本色就是讲究情理,“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换言之,最好的作品是为情而造文,其次是为文而造情,最下则是言不由衷。只有在本色的基础上加上文采,才能做到有质有文。就像有水的流动就有波澜荡漾;有树的茂盛就有鲜花怒放;有了某种质地,自然就会产生某种文采。
《天天天蓝》让我欣赏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作者对本色的追求,以及在本色基础上的情采并茂。这篇近半个版面,4500字的散文,记录了作者在“人生中一段曼妙年华就那样一晃而过”之后,“赴了一次生命之约”,从一个医院工作者转为电视新闻工作者,从而“让生命的云彩旋转成七种颜色的大海”的心灵历程,无疑是一首心灵的变奏曲。通篇充满了作者对事业、对生活的激情和热爱,抒发了作者在采制电视新闻过程中对家乡、对农民、对黄土地的那种深厚而真挚的情感。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天天天蓝》之所以能够拨动读者的心弦,究其原因,就是作者将爱作为基调,作为主旋律,并赋予了深厚的思想感情。文中所举之事,都是作者亲历亲闻,都与作者所从事的新闻采访工作息息相关。无论赴间、进山村,还是到农家、访村民,字里行间无不灌注着一股炽烈的爱之激情,无不抒发着一种真挚的爱之感怀。因此,作者即便“一路颠簸,一路晕车”,依然“用心来解读每一天”,从而使“生命因此而饱满丰润”,发出了“心灵的阅历是一种财富”和“让我们的生活熠熠生辉”的感慨。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情结,一种融入了作者的灵魂、对作者充满魅力、充满艰辛与希望的情结。对于同样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我及我的同事们来说,这种情结无疑会让我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启迪。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对生活的忠诚和对心灵的忠诚的情结,作者才能写出生活的丰富性和心灵的丰富性,让人们看到了生活变化的轨迹和历史前进的步伐,看到了作者心灵的历程及其走过的脚印,同时也领略到了作者那流溢才情的文学灵性和充满思辨的新闻敏感,感触到了女性作者特有的婉约与细腻、隽永与秀美一起构成的文如其人的情采。特别是流畅而生动的语言,具体而鲜活的事例,不加掩饰的个性化的自我,不见雕饰的浑成的表现,自在而自然,本色而本香,让人感到朴厚真切、至性至情。加之在这种“本色”基础上自然而然产生的精彩的人生思索,特别是在行笔过程中的那种“精理为文、秀气成采”的价值取向,使文章洋溢着一种高尚的生活情操,凸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和令人艳羡的魅力,读后使人回味无穷,不能不被陶醉,真可谓:“言以文远,诚哉斯验。心术既形,兹华乃赡。”
总之,《天天天蓝》不仅是作者心灵的记忆,是作者记忆世界的艺术显现,也是一篇能够渗透到读者心灵深处,让你震撼、让你思索、让你产生共鸣的难得的好散文。诚如该文题记所言“因为热爱而从事一项工作是十分幸运的”,相信笔力正健的作者,一定会在做好“用镜头见证、以文字记录”的电视新闻工作的同时,在散文创作上找到一个更加适合自己情思迸发的突破口,继续保持“本色”,进一步“走近美丽、投靠灿烂”,写出更多更好的瑰丽篇章。
(原载2007年2月10日《鄂尔多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