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的《答顾东桥书》只是一篇节选,单独成篇应该是《拔本塞源论》,通读这篇文章,第一感觉就是有点长,文字深奥,很难读懂,有的也是一知半解,这是我读古文的一个痛点,基本功没练好。
这篇文章,整体上是阳明先生对于圣学暗晦的悲愤之情,也体现了阳明先生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有时我在考虑,为什么这么古文这样难懂,为什么不能像现代文一样,一目了然,这原因当然很多,有些也是客观因素,无法改变。
这些古文的晦涩难懂,对于我们现代人是如此,可能对于古人,具体怎样我虽不太清楚,但也应该是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读懂的,因为在古代,都有不同的大师对经典有不同注释。
就像朱夫子的四书集注,应该讲,也是一家之言,但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中,成为主流,成为官学,而其他的,成为旁枝末流,甚至是成为异端学说。
所以,古人读古文,都有不同理解,那可是在咿呀学语时就开始读这些文字的。而我们现代人,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理解上可能要更难了,当然,对于研究学者们,教授大师,可能是轻松驾驭,我讲的只是芸芸众生的普通人。
因为我们汉字,可以说,每一个字,都有来历,都有出处,并都有其本义,然后通过不同的组词或意境,来完成不同意思,并且,这些词在哪些文章里出现过,是什么意思,然后,用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等等都是需要研究的,考据,是个技术活。
就像现在有个网络语“梗”字,简单讲就是一个笑点,但这笑点基于一些经典的,大家较为熟知的东西。如果这“梗”你不清楚是出自哪里的,你也只能看着人家笑,而自己只是一种发楞。
读古文也一样,对于一些字,词,都要清楚其用法,出处等等,都是一个大学问,有些甚至是一个长故事。有时还要意会、引伸,一种讲不清道不明的言语断道。
如“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大家可以在百度里查一下,查好之后,你能说明白了什么意思吗?
就说这个“中”字吧,意义就非常繁复,可以写一篇洋洋洒洒的长篇论文,甚至有人可以写上一本书,汉字就这样神奇。
因此,我喜欢简单的理解,能够讲得清,道得明的东西。那些讲不清,道不明的理论,听起来,总有一种宗教之感,或是一种玄而又玄的东西。讲不清楚,就叫人家悟。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何况对于那些深奥的道理,靠悟,悟出来的道理大家都是不一样的,也正如此,大家对同一样东西,理解是也是五花八门,没个标准,也没个对错,有的,只是争论。
正如,有个朋友讲修行,什么是修行,其实很简单,就是修正行为,就这么简单,不要把修行当作是一种神乎其神的东西。
同样的讲道德,什么是道德,,这朋友又讲了,道就是规矩,德就是行为,懂规矩、按规矩去行为,就叫道德。
我觉得,这样简单的解释,把一些看似深奥的道理,讲得非常透彻,也很符合实际,一目了然,而不是像一些禅学一样的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