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永恒的命题,它既简单,又复杂。简单时你可以说它只是人类生殖繁衍的假外套,复杂时你发现它没有任何答案和公式。艺术家喜欢在这个母题上用自己的作品给出个人的答案,或大或小,但大多归于意淫式的升华。伍迪·艾伦的《午夜巴塞罗那》则将镜头对准“欲望”,一个非常纯粹的焦点了。
《午夜巴塞罗那》描写了两种爱情观念的人,一种以汤包斯嘉丽饰演的克里斯提娜为代表,自由随性,欲望主导,另一种以她的闺蜜维姬为代表,务实平稳,理性主导。两个人对于感情,生活的不同理解和追求在影片的开始对比非常鲜明。
但一切都在遇到了充满魅力的艺术家——胡安之后发生了改变。阴差阳错之际,即将结婚的维姬和她一直嗤之以鼻的胡安度过了浪漫的一夜并发生了关系,自那以后她心迷意乱,开始怀疑人生,对于她一向认为不切实际的朋友克里斯提娜,她也改口承认她的勇气。但显然,胡安并非是一个“忠实”的爱人类型。克里斯提娜在胡安再次邀请之后赴约并最终和他住在了一次,她的率性与充满活力在胡安这里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过的幸福快乐。
然而,剧情继续发展,胡安的前妻归来,一个更加自由、狂躁、任性的女人。在短暂摩擦之后,克里斯提娜、胡安及其前妻三人过上了真·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互相爱上了对方。而维姬则始终无法从和胡安的一夜欢愉中走出来,甚至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安稳平静的未婚夫和即将走进的婚姻生活。
看到这里,影片颇有几分赞颂自由,批判理性的意味。克里斯提娜在这种旁人看来放纵荒诞的生活中充分发掘了自己的潜能,过得快乐随性,而维姬然而成了那个郁郁寡欢,患得患失的人。
但如果是这样就太无聊了。
影片的最后,克里斯提娜离开三人生活,继续去寻找她“不想要”的人,而维姬则被一枪从失控的生活中打醒,回到未婚夫的身边,重回正常的生活。
所以呢,爱情是什么?我们追求的又是什么呢?
爱情的本质是欲望,甚至是生理激发的欲望。有的人选择释放欲望,有的人压抑它。前者自由潇洒,享受自我,但换来的是像克里斯提娜、胡安及其前妻那样冲突和无法满足的缺口,因为欲望总会被满足,而当它不再汹涌,就需要新的欲望。后者安分理智,尊崇世俗世界的规则和道德。但作看客时谁都以为自己是道德的圣人,其实谁都如动物一样真实。
让维姬陷入困境的不是她的欲望,而是对欲望的解读。“错爱”最能放大人对爱情的感受力,求之不得,才欲罢不能。
道德,道德又是什么呢?或者说规则,三观?克里斯提娜的三人生活,显然不符合我们对感情的定义。但感情究竟又应该由谁来定义?道德的基线或许有,但个人的道德却又是否存在呢?三观,更不用说了,不触碰法律即没有绝对的三观。有时候,道德这种东西挺虚伪的,甚至有时只是一种工具而已。爱情被贴上的许多种标签,或许就是一种自我感动的意淫。
《午夜巴塞罗那》是一部艺术幻想式的小品式电影,道德不是伍迪·艾伦喜欢讨论的对象。有时放下一些自我偏见和不经思考的惯性去看待意识形态的东西,也是一种趣味。
所以,这世上有完美的爱情吗?我倒是赞同片中所说,完美的爱情永远只存在于完成时,这里的完成不等于完满,只代表结束。已经结束的爱情是最完美的,而进行时永远不是。
太把爱情当回事儿,它就真不是一回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