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很想慷慨激昂的用我活了30年的经验和70年的经历告诉大家:
什么职场潜规则,什么社会潜规则,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狗屁!
你唯唯诺诺,察言观色,甚至顺风闻屁,奴颜婢膝并不能换来什么好处!
大家都是凭本事吃饭的,你不需要看任何人脸色,本事修炼到家了,个人能力够牛逼了,没有任何人敢给你使绊子。
就算有人使绊子,那也是以卵击石,上头和组织更需要能打开局面做成事情的真本事。即便领导和老板不要你,那也是他们瞎了狗眼。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年头没谁靠谁过日子,转身就能跳槽,甚至创业。
大丈夫行事,爱干干,不干滚,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必摧眉折腰事二逼,委曲求全不得开心颜。
02
我也很想像个知心大叔一样语重心长的告诫大家:
把时间多花在学习真本事真学问,不要跋扈自负。初入职场,尽量做到干干净净。
不要被低俗市侩的传统人情事故洗脑,早早的变成一个面目可憎的佣人。
对于你们来说,只要能够多读书多学习,修炼出一两样不可替代的真本事。
持之以恒、保持与时俱进,社会永远需要你。
可惜,这个世界从来不是努力就可以。
03
早在1998年,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为了解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曾做过一个尝试。
决心不利用自己的知识、学历和人脉,断绝和过去朋友来往,只靠1000美元的积蓄开始打拼。
是不是感觉和刚毕业的我们很像?一无所有、想要白手起家?不,她比我们拥有更加丰富的知识、经验和专业技能。
但是你知道芭芭拉尝试的结果是什么么?
她换了六种工作,有零售,有清洁,有老人服务,但是结局都一样:她无法摆脱贫穷的生活。
因为没钱,她不得不租住偏远的房子;
因为住得远,她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在无意义的通勤上;
因为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她没有时间去接受培训找更好的工作;
为了应付生活成本,她不得不同时兼好几份零工;
因为每天连轴工作,她身上知识分子的温柔和耐心渐渐消失,也没有精力管理自己的仪表和情绪,直到最后成为一个粗暴、疲惫、不修边幅的失败者。
现实,让出生平凡的我们避无可避。于是:
佛系员工火了;
中年少女火了;
猪精青年火了;
但是各种各样的名称、派系虽然一直在变化,但是却依旧绕不开那不知什么时候弥漫在整个青年一代主题——“丧”文化。
丧到脱发秃顶、丧到出家修行、丧到猝死街头……
04
但认真的,谁是真的“丧”呢?
谁还不是一边想死又一边努力生活呢?
奇葩说第四季最后一期中,四位导师和四届奇葩网为“我们终将成为自己讨厌的人是不是一件坏事请”展开辩论。
选手邱晨说这是一个很丧的辩题。没错,这道辩题里囊括了所有年轻人在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巨大鸿沟时的无奈。
我们要坚持,还是要妥协?
虽然各位导师和选手的发言都强而有力,但最后我还是被罗老师最后那句话深深折服:
主观世界跟客观世界之间的鸿沟,你掉进去,叫做挫折,你爬上来,叫做成长。
05
作为一个曾经被老妈嘲笑了20年说只知道说别人厉害的“丧人”。
每一次笑着对老妈说“他比我厉害”的时候心里是憋着鼓劲计算着什么时候打败那个“他”。
是这样的吧,看似玩世不恭的年轻人,嘴上说着“无欲无求”活着就还好的年轻人。实际上都有着一颗相当的想要认真有努力的心。
认真的,我们并没有对这个世界失望。
只是在面对世界不再是我们少年时认为的“非黑即白”时,我们突然地不自在——世界不再是一道道单选题组成,好像永远都没有正确答案。
在平衡梦想与现实的努力中,我们最后倔强着不被压垮年轻的傲骨,却一次次伤痕累累、依旧不知所谓的“乌托邦”是否只是一个幻象?
06
凡不能杀死你的,都必将使你强大。
——但我请你“杀死”20岁的自己。
什么不忘初心,什么伟大梦想,20多岁的我们背负这么多,还要怎么去和和现实争斗。尚未出发、就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何必呢?
20多岁,不要太在乎自己是谁。我们都还没来得及被“破碎”,还有那么多的东西没有砸到我身上,还没有经过锤炼。原本就还不完整,说是谁还太早、没有意义。
不如、先把20岁的自己“杀掉”——你现在是谁没有意义,你要成为谁比较重要。
把自己杀掉,不要让还稚嫩的TA现在就直面残酷的黑白抉择。在拥有足够的实力之前,你需要的不是不顾一切的去追逐你的梦想。
你的梦想和你一样,在没有经过锤炼之前只是稚嫩的你的某一种感觉。
没有任何理论实际的依据、是脆弱的空想,你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坚定不是么?
你需要的是先学会“演”好一个听话的、懂事的、会办事、会来事的普通员工。
一个人想要知道自己是谁,是需要极大地功力和契机的。很多人活了一辈子也并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选择对不对。
与其浑浑噩噩的让你宝贝不已的自己去以身试险,不如将它先杀死。让他在另一个世界冷眼旁观的看着你去经历,成长之后再做选择。
07
身在职场,就意味着你只能是某个棋局中的棋子。
最多、就是你这颗棋子比较重要罢了,再怎么挣扎也成不了仲裁者、选择不了规则。
在成为对弈者之前,你没有资格对“弃车保帅”说不。
把自己看的太清高,这也看不惯、那也瞧不起只能说明你不了解职场起码的规则:
利益交换,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讲?
的确,有那么一些人能够坚守自我、潇洒从容,也无比渴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无所顾忌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出一生。
但是在这些让人们羡艳的背后,其中的坚辛、其中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也是你想象不到的。
更不要说,没有人能真正的跳出规则。越是站在高处、越是敬畏。
08
在20岁的时候杀死自己吧,把他藏起来。等到三十岁的时候再复活他。
想要改变,必先了解;想要超越,必先追赶。没有捷径可言、避无可避。
职场潜规则,其实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可怕。她不是说小女生和大导演聊了一晚上就可以大红大紫,它依旧遵循着付出来换取回报的原则。
或者说,潜规则更像是一种预支:预支将来来换取机会。它甚至比明规则需要更多的付出、更加的不公平、更加的高风险。
作为新人的你们,还没有到能够接触这些。你们还没有本钱,进不了这种“高端局”。
你们真正面对的职场潜规则是什么?
是一堂教会你灰色认知的课,大家多年以来约定成俗谁都不会明说。但只有学会了你才拥有挑战规则的资格。
只不过这堂客上没有老师无私分享,在这里想要学会你可能需要付出一些代价。因为:
你可能要很努力、努力很久才知道:有些时候、有的工作并不是执行者并不能分享功劳。
你可能需要经历很多事情,受到很多伤害才明白:私事会越传越大,公事会越说越小。
你可能会因为年少轻狂,被人狠狠绊上一脚才知道:不要得罪那种工作踏实并且处事不惊的老员工。
你可能要经过无数次的加班和无数次的与升职加薪无缘才发现:干活越的多,做的事越多,最多也只是不是件坏事。然后在心灰意冷准备混日子后才真正懂得:什么叫杀鸡给猴看。
你可能要在自以为看透人情冷暖之后在摔个伤筋动骨才领悟:人走茶变凉,但是这个茶未必是不能喝的,凉茶去火。有的人和事即使定性了,也并不能说什么就说什么。
你可能要在历经艰辛终于取得一些小成就之后被人拆掉高台才醒悟:你受到表扬,可以谦虚,但别心虚。落落大方才能让人觉得你有真才实学;
你可能要被当众狠狠的抽很多次脸,才了解:受到了批评,可以失望,不能失态,对自己失望或者对一些人或者事情失望,你有动力去改变或者是去适应,要是失态,你只能成为别人的笑柄。
你可能要经历无数次决策和挣扎,才顿悟:必须站队的时候,要站在信任你(先分清是信任还是利用)的一队,但是尽量不要站队,尽量。
你可能要把所有的伤都首一遍,才彻悟:对事不对人的道理,什么事情都要分个对错的是孩子,成年人讲究什么来着?利益。
步入职场、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各种各样的道理。看不清没关系,但一定逼着自己保持清醒。
比如其实真正的潜规则只有一条:利益。
09
至于另一种潜规则,请拿出你加班时不怕脱发、不怕猝死的勇气:
就算那只咸猪手是来自天蓬元帅,只要你心里嫌弃他油腻。让他明白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脸为什么这么疼。
新世纪、猪八戒下凡的归宿应该在研究所和博物馆展览厅,没理由在职场造次。
在20岁杀死自己吧,趁着还能跳远墓地,在被朋友圈写死之前。
我们要不忘初心,但也不能丢掉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