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加入星空堂并闯关成功后,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终极三问”。
是何,凡事必先定义;
为何,凡事必有缘由,凡事未必有动机;
如何,凡事必有方法,凡方法必有效,但凡方法未必有效率。
能够隐约感受到,自己从这三个方向开始思考,是何,为何,如何逐步落地。*-*
我尝试着,以写书人的角度,通过思维导图的梳理,再次学习上周拆过的第一章后,解答了之前感叹和疑问,为何作者能把文章写得轻松又深刻的问题。
和大家分享部分梳理的内容
这次的梳理,不仅仅帮助我进一步理解作者的观点,更重要的是,我在以另外一种方式,践行着底层规律的抽象概念。总得来说,收获归结为一点:自己在表达观点的时候,首先,点名要点;其次,为其定义;再次,举例说明;最后,回应想要表达观点。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知道的,只是我们以为自己知道了。”
是何,为何,如何。这其实是我们都知道的概念,然而,常常被人所遗忘。《好好学习》第一章中,李叫兽新颖观点为读者所好,而本质上他是以新的角度论证读者所知的道理,并非提出了一些颠覆性的理论。因此作者不禁感慨到:“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知道的,只是我们以为自己知道了。”
“我们知道的,知识我们以为知道了。”从某个角度上看,这样的状态实为“无知”。以为自己知道,而事实上,自己并不知道。可怕的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个理论是在罗辑思维听罗老师音频中所得,可以说是人生的四大境界吧,第一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二阶段,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三阶段,不知道自己知道;第四阶段,知道自己知道。
这四个阶段,我比较明白的是前面两个阶段。
阶段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也就是说自己总以为自己明白了,而事实上非也。
韩寒所说:“听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是啊,我们总以为自己真的明白了道理,但为何自己践行不起来呢?
原因有二:一是,听到这些道理,往往只是被动的接受,并非主动思考。从小到大,父母耳提面命而提,我们最多也是听了,但木有真正的吸收。
二是,缺乏结合自身实际真切体会。你有没有发现,当我们亲身经历某些事情的时候,我们的感受会更加深刻和强烈呢。呵呵,这是当然,所以,我们对于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听到他人讲述之时,并没有深刻的体会,只是觉得很有道理罢了。举个我自己的例子,记得大学一年级参加演讲比赛的时候,我站在讲台上,无法清晰得用标准的英语表达自己对某件事情的观点的时候,内心无比尴尬,埋怨自己没有。从此,在我的内心就播下了学好英语的种子。而要把英语学活,口语对于我来说是最棘手又关键。所以,有了这样的尴尬的经历,我便会有更大的决心花时间在英语口语的练习上。这样的经历当然是要比英语口语很重要这个道理来得更深刻。
那么,如何对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也能够拥有像经历过的效果呢?
目前,我没有想到。不过,我自己是这样践行的,仍然是从是何,为何,如何的方向出发。
学新知识(形式多样,不局限于课本)时,首先,理解他的基本意思;其次,思考为什么他会这样说的啊,他一定会举出某些例子。正是通过某些事件,逐渐形成了某种观点。最后,在晚上睡觉前,想想你对某个观点的理解,写写随想,加深印象。因为间隔了些时间,留下的是印象比较深刻的东西,降低感性因素的影响。
你要相信,好的东西,总是能够在适当的时间与你再次相逢。那时,你又会恍然大悟一般重新认识他,你的认知得以更新。
以上,便是我本周的拆书心得,期待遇见更好的自己,也期望遇见同频的你!
我是原韵,感谢与你分享,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