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自己学会成长
——读《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有感
高珏
当第一声哭啼降临,我们便正式的向这个世界说“你好,我们来了”。
正值少年的我们,看着那些背着小包,在阳光下欢声笑语的稚嫩孩童,他们有说有笑,展示着这个世界上最无忧无虑的笑容。我们一定曾抱怨过他们无理取闹的的幼稚想法和行为,也一定不止一次为这些举动发狂。我们成长了,从像这些纯真的孩子一样逐渐变成了现在义气风发的少年,我们享受着成长的乐趣,向往着未知的未来……
可,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成长只有一次。从小父母告诉我们,只有好好学习,长大才能有出息,于是我们拼了命的学习,却忘了本属于青春期的独有权利。翻开《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一个个文字精灵般钻进我的内心,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作者桐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她从小惯看的景色,向往着“小桥流水人家”,她工作后索性跑到南方,领略一番芭蕉夜雨,薄暮昏冥。一直觉得人生不管是“大江东去,浪淘尽”,还是“杨柳岸,晓风残月”都该体会经历。他更喜欢沉浸在各色文字世界中,从古龙到席娟,从《红楼梦》到《百年孤独》来者不拒。
她笔下的罗琦琦,是一个天性桀骜的女孩,度过了黑暗的小学初中生涯,她爱上了读书,经常去一家游戏厅看书,这似乎与这里的气氛格格不入,因此也认识了小波李哥,到了高中的面前。他也曾叛逆,仗势欺人,与班里几个人自成一派,后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所有的同学一样,她不得不面对残酷的高考。她努力的学习终于使她站到了年级第一的位置,但,这时的她并没有像父母老师们期望的保持现状,度过高考,相反,他与喜欢的张骏在一起了。年级第一早恋,不止一次班主任找他们谈话,可罗琦琦很坚决,尽管结局引人遐思。书的结尾,罗琦琦终于考上了陈劲这个天才所在的大学。许小波和张骏,找到了罗琦琦,结局……
当然,全书不止是围绕学习与情感这一话题,也有友情。葛晓菲,罗琦琦最好的朋友,成绩优异,但对于王征的迷恋,她的代价,大概就是自毁了自己的一生。谁能想到那个曾经的学霸也会为了一个男孩子,放弃了自己灿烂的未来。
“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学习一件事情,就是不回头,只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后悔,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人生每一步行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可这世上的芸芸众生,谁又不是这样呢”罗琦琦和书中所有人的成长一览无遗。有些人不免唏嘘成长的残酷,但,没有哪个彩虹不经历风雨,没有哪枚银针,不经过细磨,没有那个宝剑,不经过历练。为何他们不曾后悔,或许这是他们所喜欢的,才回去做,才会为此承担后果。
成长何尝不一样,明知有磨难,有后果却依然能面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继续奔跑,跟着自己,学会成长。
读《虚无的十字架》有感
袁浩
所谓的罪与罚,究竟本质为何?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用尽一生赎罪?看完东野圭吾的《虚无的十字架》便会茅塞顿开。
本书讨论了对死刑这一严肃话题,通过了一环套一环的故事,对死刑存在的价值进行了思考。众所周知,杀人偿命,但是,罪犯所犯下的罪责并未因犯人死去而消失。犯人死刑后,可能直到死刑的执行都不会认真面对自己被杀的所犯下的过错。
而废除死刑就能让犯人正视自己的罪行吗?从而在接下来活着的岁月里日日接受自己良心的谴责吗?我看也不见得。
死刑的去留可能是个无解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需要正视的问题。
人犯了错就应该接受惩罚,而这惩戒更应该是精神上的而并非肉体上的,我认为犯人更应该用自己的余生去帮助其他更多的人,就如书中的仁科史也,虽然这只是理想状态。
同时我们也需要正视被害人家人的心情,自己的亲人被残忍的杀害,书中被杀害的道正与小夜子夫妻在凶手被宣判死刑后,感到人生失去目标,即使凶手伏法,女儿也无法复活的痛苦,终使道正与小夜子分手。
故事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人的一生中存在很多转折点,面对同样的事情,人的选择不一样,之后的生活轨迹就会完全不同。小夜子与中原,史也与纱织。故事里面的两对主人公,面对同样的事情,中原选择沉溺在痛苦里虚度日子,小夜子选择面对痛苦为其他人做更有意义的事情。纱织无法从内疚中走出来结果从事色情行业并且得了偷窃隐,史也从事儿科拯救更多的小生命。
其实本书,一直在讨论关于死刑是否应该取消,最终并没有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我觉得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犯错者内心的悔改之心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