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2021年5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病逝,享年99岁;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病逝,享年91岁(两位老人相差2分钟去世)。
我们痛失了老百姓生活中最重要的“医食”父母——“医”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他们就是当代中国的脊梁!国之重器!愿世间如他们所愿从今往后“医食”无忧……
纪念袁老先生的文章已经写在了《天堂里有没有杂交水稻》里。今天写一篇缅怀吴老先生的祭文,表达一下曾经在他行医的医院看过病的家属,对他离世的哀思。
未曾哭过长夜的人, 不足以语人生 。
大概二十年前,准确地说确定在的2002年的夏天。那时就“认识”吴孟超这个名字,这样一算真的是近二十多年了。“认识”这个名字,了解他在肝胆外科手术上做出的贡献杰出,都是在那一年。
说认识其实不是真的认识,我只是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里了解到的。再准确点解释:其实就是看见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对外宣栏里,关于介绍他老人家的巨型宣传资料,认识的。
当时我只是暗暗庆幸我病重的大弟能在这么专业的医院里看病,遇见这么好医术团队,真是幸运……
那一年我大弟30岁,生日还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里过的。那一年,我生平第一次买了最贵的一个蛋糕给大弟过生日。那一年,是我大弟弟在人世间度过的最后一个生日……
那一年,身患癌症晚期的大弟被查出得了重病。那一年,是我人生成长过程中最为痛苦的一年。那一年就是我“认识”吴老先生的一年。
那一年,弟媳年纪尚小,不足以抵挡生活的磨难。大弟的女儿出生四个月不到,奶水还没断。我父母年事已高,不能接受最喜爱的儿子得了不治之症,更不能接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现实。
生为长女的我,正值学校放假,我义不容辞给父母撒了谎,说大弟只是长了一个良性肿瘤,必须去最好的上海医院看病。
癌症的可怕就在于只要发现就已经是晚期,离去是早晚的事。我和弟媳俩人陪着大弟的去了上海,找到了吴老先生就医的医院。当时他是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院长。
大弟从发病到去世,挺了不到三个月,最后离开人世。那一年,我“认识“的吴老先生大概有70多岁了。
“吴孟超”吴老先生的名字渐渐远离了我的视线,远离了我的记忆,仿佛在我的人生记忆里从来就没有出现。
20210年5月22日,二十多年以后,“吴孟超”吴老先生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竟然是他老人家离世的消息。
想起,吴老先生,就想起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就想起我那病世的大弟;就想起我们在上海医院里暗无天日,流泪到天亮的幕幕情景;就想起听说我健康的肝不能换给我大弟时,我在狂风暴雨中嚎啕大哭的情景……
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间。
虽然,吴老先生没有给我大弟治过病,但是吴老以九十高龄,与患者肝胆相照很多事迹让我敬仰。
他主刀完成14000多台手术,耄耋之年仍坚持亲自上手术台。这难道不让人感到敬仰吗?
吴老先生和同行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国内外肝脏外科的发展,多数肝癌外科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原创于中国,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诊治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
作为医生,作为军人,吴老先生都是当代的一座丰碑,是人民靠得住,国家能信任的中国脊梁。
吴老先生名留千史,载入史册,让我们的子子孙孙永远铭记。
昨天,这世间的青山灼灼,星光点点,夏夜沉沉,晚风慢慢,不都是在为吴老先生默默悲哀吗?
谨以此文,献给吴孟超老先生。一路走好,永远哀悼!
齐帆齐第4期28天写作成长营(8)篇(1459)字,累计(1219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