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在村里看到的一幅画面,一直根植于脑海,挥之不去。那是一个妇人,衣不蔽体,浑身肮脏,手上拿着一根木棍,慢吞吞行走着,她的面容我已记不清楚,只记得是浮肿的,但是她的眼神空洞,如行尸走肉般,身后跟着四个小孩,哇哇大哭着。最大的不过七八岁,手里抱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
妇人跟丈夫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打斗,准确地说,她刚刚被丈夫狠狠地揍了一顿。那男人下手真是狠,抓着妇人的头发狠狠地撞墙,那是往死里打呀,围观的人群拉开了男人,他挣扎着又冲过去把妇人一脚踹到泥地里,狠狠用拳头砸着她的身体,单薄的衣服也被拉开,无法蔽体。男人被众人拉走了,妇人就这样麻木走着,仿佛对周围的一切毫无知觉。
那时候懵懂的我觉得,这女人一定会跟她的丈夫离婚的吧,她为他生了四个儿女,他居然下得了手这样对她,这样的男人不值得留恋。但是我的想法显然是不重要而且是多余的,随着女人伤势的痊愈,她跟丈夫的冷战也结束,夫妻重归于好,又开始夫唱妇随了。那时候在心里鄙视那个妇人,觉得她真没骨气,这样还不离婚,如果她是我的朋友或亲人,我一定要劝她离婚的。但是我忽略了他们贫穷的家境和四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年轻气盛的时候,我们总是能轻易说出“我一定会”或者“我绝不”这样绝对的话语,而不必考虑任何可能的后果。
后来随着女儿的降生,身边的很多朋友也都结婚生子了。有一天晚上,我接到了闺蜜张婷打来的电话,她跟我说:“我可能要离婚了。”随后她边哭边跟我讲述了事情的原委。张婷结婚一年多,女儿也半岁了,这期间,夫妻俩积累了很多矛盾,那天因为一件小事,丈夫爆发了,对张婷动了手,她崩溃地跟我哭诉着:“他将近一米八的大块头啊,对着我拳打脚踢的,他妈妈拉都拉不开。我这辈子也忘不了那一幕,忘不了他凶狠的眼神,那么陌生!”是多么悲痛的心情,才能说出这样一番话啊,作为局外人的我,也都被气得浑身颤抖,那一刻无法言语。我清楚他们的婚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也知道张婷为这段感情做出了多大的牺牲。但是悲剧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没有人能够改变这个事实。
“你说我要跟他离婚吗?”她小心翼翼地问着我。当她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我已经知道了她的答案。我也不会像未经世事的小时候那样,斩钉截铁地跟她说:“离,这必须离啊!”其实张婷经济独立,有着一份稳定的收入,即便离了婚,她自己带着孩子过,经济上也完全没有问题,但她还是狠不下心离婚,最后选择了原谅丈夫,她安慰自己说:“他其实平时对我和孩子真的很好,我不能让孩子这么小就缺少父爱,我也放不下这段感情,他那天肯定是鬼迷了心窍,他还是很爱我的。我不想因为我的选择而害了我女儿一辈子!”虽然最后她的丈夫也认为自己没错,不愿意去认错,也没有认错,但她也没有跟他离婚,她也原谅了她的丈夫,日子也照样磕磕碰碰地过着。
电影《记忆大师》中,办案老道、受人敬重的警察沈汉强,最后却出人意料地成为了电影的终极boss,连环杀人案的案犯。原因还得从沈汉强童年说起,他从小受父母家暴影响,成为警察后又遇到家暴案件的刺激,最后成为了一个杀人狂魔。童年沈汉强的记忆中,父亲爱喝酒,疑心重,喝醉了就会找各种理由打母亲,打幼小的沈汉强。母亲每次说要离开,他的父亲就会苦苦哀求,甚至自残,有一次把自己的手指都剁掉了,甚至自杀,所以他的母亲一直没有离开,家暴也一直没有停止。有一天幼小的沈汉强对母亲说:“你为什么不离开?你会死的。”母亲无比悲伤的说:“你不懂!”后来在母亲又一次被家暴后,幼小的沈汉强杀死了母亲,结束了她的痛苦,却也让自己留下了一辈子的阴影。
是的,沈汉强不懂她的母亲。她不会离开她的丈夫,因为她爱他,她知道她离开了,她的丈夫会活不下去,她也是。她没办法接受她的丈夫会因为她的离开而死去这样的可能性,她也没办法离开他生活。她更没办法承受因为她的离开而可能对自己的家人造成的一些威胁和伤害,爱情是不会因为家暴而消逝的,亲情也是。对感情付出的越多,越不愿意也不能轻言放弃。
家暴,真的是一个人自私、懦弱、无能的表现,对自己最爱最亲近的人伸出恶魔之手,我们无法用人之常情来理解施暴者的心态,更多的时候也无法坦然接受受暴者的默默忍受,但这恰恰就是生活的真相。现实的生活中,我们要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我们为人伴侣,为人父母,同时还为人子女。即便不考虑自己的情感寄托,离婚对孩子,对父母会造成的伤害都是无法估量的。
这种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而且愿意接受的。你说你经济独立,离了谁都能照样活,甚至活得更精彩;你说你貌美如花,离了还能再找,甚至找个更好更优秀的。那是因为你,没有遭遇这样的事情,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总是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评判,但是面对这样的事情,我觉得正确的应该是以设身处地的方式来思考。
所以,被家暴了,我们就能无所顾忌地逃离,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婚吗?我看未必,事情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你还真的不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