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我爸给我发来一条新闻,#北大毕业留美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拉黑父母6年,12年春节不归#。
王猛(化名)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本科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
然而,光环背后却是王猛和父母的决裂:12年前,他不再回家过年;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的所有联系方式;甚至还准备再读个心理学的博士已拯救自己长期压抑下的心理问题。
近日,他写下万字长文,发给了一些要好的朋友,告诉这些年轻的父母“哪些事是不能做的。”
1
我太清楚我爸发来这条新闻的意图了,在父母辈的眼里,总是会把这类新闻单一总结为“不孝”。他们不会管王猛父母做了什么,只会看到王猛做了什么。
我爸问我:“你也准备这样吗?”
我无奈的回答:“不,我是被拉黑的那个。”
就在前两天,我被我妈拉黑了微信。因鸡毛蒜皮小事而吵架,与其说是吵架倒不如说是她一个人没完没了的“骂战”,从小到大但凡吵架我都属于听的那一方,偶尔的还嘴最后也只会以“白养了你26年,我辛苦26年就换来这种对待”结尾。
我爸说:“她是你妈。”
我说:“我从没否认她是我妈,我知道她很爱我,可是她也同样伤害了我。”
其实我知道,他们不会意识到他们对你的伤害,看到的只是你的“不孝”。身为子女,跟父母吵架是“不孝”;身为子女,对父母生气是“不孝”;身为子女,不好好哄父母是“不孝”。
很多父母大概都不会知道,即便是那些脱口而出的气话,也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
2
“我是你爸/妈”
S姐从小就很渴望一种亲子关系,就是朋友式的相处模式,可是,中国式的亲子关系往往只剩下“服从”。
妈妈:“进别人房间之前要敲门。”
孩子:“知道了。”
某一天:
孩子:“妈妈,你怎么进来不敲门。”
妈妈:“我是你妈,还敲什么门?”
因为我是你妈,所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没有错;
因为我是你妈,所以看你的日记和手机都不是侵犯隐私;
因为我是你妈,所以我的话就是道理,你的话都是多余。
父母总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就跟我们讲伦理、讲孝道,偏偏就是不讲道理。
“养你这么多年白养了”
S姐的闺蜜嘉慧,幼儿园时我们就同班,她就是我妈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唱歌,跳舞,书法等等才艺多样,成绩也自小出类拔萃。
可即便如此,她也很难从妈妈嘴里听到一句夸奖。她妈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成绩好是应该的。”
她跟我说其实她知道妈妈都是为了她好,所以她尽自己一切努力去达到她的要求。
小时候其他小朋友在玩,她在练习才艺;别的同学早早睡觉的时候,她还在背着课文;无论什么节日,她都会为妈妈精心准备礼物。
偶尔跟妈妈斗嘴的时候,她心里也会内疚会不安,可是最后这种内疚和不安都会变成心碎,因为她妈跟S姐的妈妈一样,吵架时必不可少的金句就是“养你这么多年白养了。”
一句话,把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努力,对父母的好,都一杆打死。仿佛自己是十恶不赦的千古罪人,可其实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我还不是为了你好”
不知道这是多少父母的口头禅?
让你努力是为了你好,让你回家找安稳的工作也是为了你好;
让你不要早恋是为了你好,让你早点结婚生娃也是为了你好。
让你不要吃亏是为了你好,让你懂得委曲求全也是为了你好。
可是,父母的以为的“为你好”和孩子眼里的好,大概隔了一个世纪。
无论你内心有多少不愿意,父母只要一句“我还不是为了你好”,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倘若你不接受这份“好意”,就会被冠上不识好歹的帽子。
我高中同桌小青就深受其苦,从小父母关系就不好,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每次吵架她妈都会把对父亲的怨气转移到自己身上,“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和你爸离婚了。”
这句话,小青不知道听过多少遍。她也跟母亲说过,她不反对他们离婚,如果离婚能让母亲开心的话。
谁知,母亲听了更加气急败坏,说小青不识好歹,自己的委屈白受了,可小青又何尝不委屈呢?
“你怎么那么记仇?”
有次家庭聚会,我和几个表姐妹在饭桌上聊起小时候莫名其妙被大人打的经历,不过只是搬出一些陈年旧事彼此消遣闲聊罢了。
以前的事情回忆起来都觉得好笑又有趣,聊得不亦乐乎,不知什么时候我妈妈凑了过来,她突然对我说了一句:“原来我小时候打过你,你记这么牢,你太记仇了。”
回家后,她为这个事情三天不和我说话。
我心里早已不再为那些过去的伤害难过,可是为什么那些事情到现在还在继续伤害我呢?
“你怎么不去死”
语言的伤害有多大?之前看过一个视频:
一个泰国父亲骂他的孩子没用,还把一把手枪放在桌上,说,“你怎么不去死”,结果他的孩子拿起手枪对自己的头开了一枪。
大学时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S姐特别感同身受。记得有一次和我妈吵架,她说“这是我家,你给我滚出去。”
那个当下,我突然觉得原来这不是我家,自己以为的那个家不过是寄人篱下罢了。S姐的另一个室友说,“你还算好了,我爸是真的一字不落的跟我说过‘你怎么不去死。’”
她说,每次听到这句话,真的会有去死的冲动,庆幸的是冲动的魔鬼败给了勇气的枷锁,否则自己或许活不到现在。她说,她跟父母说起这件事的时候,父母只是责怪她太“玻璃心”。
3
有句话说,父母一生都在等孩子道谢,而孩子的一生都在等父母的道歉。
大概很多人都跟S姐一样,深知父母含辛茹苦养大我们的不易,也对此感恩。可是为人子女,我们也有很多无奈。
或许我们的关系真的很难得到平等,哪怕作为子女内心有多渴望。就像他们口里那些伤害我们的话,他们或许永远也不会懂。
就像今天,S姐写完这篇文,却没有勇气转发给他们看。你呢?是不是也曾被父母的话深深伤害过,却只能一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