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5
今天看完了《内在工程》的最后一部分,比较潦草。一边觉得自己也不能吸收太多,一边又有点看完的强迫症,于是折中后潦草看过。
这本书看的很舒服。源于我看这本书时的状态,有人会关注点评,自己也尝试拿出自己的观点去与作者对话。感觉有点像婴儿和智者,第一次接触,无法领会其中的深意,但是又带着那么一点点好奇。听着智者跟我说他说历经的苍苍岁月。
作者的讲述对我来说是一个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旅程。我从未能切身体验过作者所描述过的极乐与狂喜,也没有能抽离自己去观看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物质身、精神身、能量身。我一直被其束缚着。但是作者为我打开了一扇门,如果愿意我就可以走进去试试。
跟着作者所提供的练习建议,我尝试跟自己的身体链接,给大树链接。我体会到了与大树同频,我体会到了毫无缘由的欢愉,我遇到一颗濒死的树在我对他说“你是属于地球的,你可以从地球母亲那里获取能量重焕新生”后,真的重新焕发了生命。因为认知的浅薄我并不确定这些是巧合、另有其他原因,还是真的如作者所说,地球能量起作用了。但是感觉并不坏。我觉得可以继续关注自己,尝试冥想。
2020.05.05
原文:你认为的“你的个性”,也就是你的特征和倾向的集合,也都来自你无意中手机的各种信息。在传统上,人们称这些倾向为习气(wasana)。Wasana字面意思是“气味”。今天垃圾桶里有哪种垃圾,就会散发出哪种气味。你散发出哪种气味,就会相应吸引哪种生活情境。
我说:这段话表达的意思类似于吸引力法则。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这个结论在社会中已经被证实。比如圈子、比如阶级。也许因为某些原因,不同圈子和阶级的人会有交叉,但是终将会再次分开,或者这种交叉是一种从属关系的交叉而非平等。比如雇佣关系、比如血缘关系。但是这种关系的存在并不能让你们能在同等高度和水平去对话。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非常喜欢。因为非常喜欢这个表达的方式。人因气味相吸,感觉也是很奇妙的一件事情。
原文:当一件事发生时,你体验到的苦楚或者甜蜜都不是来源于事情本身,而源于你理解和回应它的方式。
我说:如果这句话是灵修的一部分,那灵修已经浸润到每个人的生活,如何看待问题决定你如何去回应这个问题。
2020.05.04
原文:业力就像是你无疑是为自己写下的旧软件。你才去了那种行动,就相应写下来那种软件。一旦写下软件,你的整个系统都会依据它来运作。基于过去所接收到的信息,你会形成某种记忆模式。
我说:日常中,偶尔会有“这件事我似乎做过”的错觉。对应一件事,无意识状态下总会用相同的词、相同的反应去应对。从这些迹象来看,似乎是符合这段话的意思的。我们的生活是一天一天的重复,我们的日常是一次一次的重复。如何跳出这个重复从觉察重复开始。不断努力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每天都让自己跟昨天不一样,每件事都让自己跟昨天不一样。
2020.05.03
今天这一章节,作者将头脑分为四个层面。洞察或辨别层面,积累储存层面,觉知层面以及最后我执层面。对于洞察和辨别层面可以成为智力。智力是有偏见的,受过往经历影响。我们容易沉浸在偏见之中,同时智力执着于切割,将所有的事情都进行切割。所以,如果想建立内在的统一甚至整个宇宙的统一,必须脱离智力的束缚。
我说:对于这些内容我很懵懂。但是又觉得似乎有那么点道理。就像我们的看法都是存在偏见的,收到摄入信息的限制。那么如果我们想要更准确、完整的去处理一个事情,必须更多的了解事情的方方面面,考虑可能被影响的各个因素,那么也就必须越多的跳出自己思维惯式的束缚。当然跳出束缚本身也是一种局限。但是不停的扩展局限是在逐渐的接近无限。
作者认为:理智和情感是一体的。之所以有分离感是因为理智和情感的转变时间需求不同。理智能够更快、更果断,而情感则需要更久的时间。这个时间差就导致理智和情感之间的偏差。但本质上来讲理智引导感情。
我说:目前在社会上一直提倡的一个方向是将理智和情感分离,让理智不去受情感的影响。看到这里觉得很有意思。我们默认是分离的需要融合,我们默认是融合的需要去分离。大脑一直被认为是最神奇的存在,然而就是这个最神奇的存在存在很多bug。这也就是所谓的局限性吧。既然这个世间最精密的大脑和身体都是有局限性的。那么所有的存在对于人来说,也应该都有局限性。这个局限也许来源于认知、也许来源于使用。
如果理智和情感是一体的,只不过理智先行于情感,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只要经过理智全面分析后做出的决定,就是当时限定环境内的最好决定。只需要忽视感情就可以了。这又是一个蛮有意思的事情。为什么要这样来运作呢?让感情影响理智,就像是不停的用已经过去的事情来拉扯着你回去再回去。嗯,我还解释不了。很好玩的样子。
PS:会在阅读笔记的时候尽量让自己做出一些独立的思考。逐步锻炼。今天的思考让我觉得很开心。
又PS:我依然在练习和树的链接,昨天晚上,下去的某棵树下,站在一棵树下看着它被风吹得左摇右摆,突然就觉得我和它在一起脉动,我们的频率是一样的。我的呼吸逐渐的慢下来,沉下来,维持着和树同一个节奏。很玄幻,也有点神奇。哈哈,虽然是自己感受到的,依然有种怀疑的感觉。
2020.05.02
大部分人会觉得工作充满了压力。但工作并非压力的来源,而是我们对所处情形的强迫性反应导致了压力。压力是一种内在摩擦。通过一些内在的努力,通过保持觉察,我们很轻易就能润滑内在的运行机制。
同理可延伸,我们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争执不足也并非压力来源,而是我们对所处情形的强迫性反应。
那什么是强迫性反应?我理解强迫性反应应该是“惯例”,比如对方不好好配合我可以生气,工作没完成好我要内疚,沟通不畅通我要郁闷。该有的利润没到手我要争取。这些反应有错吗?也许没有,但我们还可以有另外的一个选择。让自己处于一种方式又能解决问题的状态。
身体需要的不是睡眠,而是放松。不要与生命抗争。你不是来对抗生命的,你就是生命。身体需要多少睡眠,这取决于他的活动强度。
身体需要的不是睡眠而是放松,承接上一点。因为日常生活中随时让身体处在一种紧张状态,除了正常活动消耗,还额外因为这种内耗所消耗能量。让自己放松是有效提升精力的一种途径。
2020.05.01
今天看的比较多,关于瑜伽的拜日式,关于组成生命的五元素,关于食物,关于消化。我想记录一下关于书中几个论点的体验结果。
1 觉察身体。我有意的关注了一下自己食物吃下去的感受。发现有一种饼干每次吃下去胃里都会有种难以消化的不舒服感。但是我没有太在意,因为有库存,时不时还会吃两口,然后又觉察到不舒服。在某一次突然生出一个想法:我就这样每天给自己的身体吃不舒服的食物,那么我的身体会是健康的么?这个想法让我开始意识到,我要去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吃让自己舒服的食物。
2 前两天书中有提到,每天站在一棵树下,有意识的去想我呼出气的被大树所吸收,而大树释放的被我所吸收,我们在相互影响。我没有站到大树底下,但是在回家的路上,骑车电车会刻意的关注一下路边的大树,深深的吸一口气再呼出来。似乎能感受到一种清新的感觉。心情也随之轻松愉悦。浓郁的生命力总是让人心生向往。
3 我们的体内,每天都在进行着大量的转化,心脏脉搏在不停的跳动。但是我们什么都听不到。最近两天,我有试着去觉察,没有觉擦到。在大概一个月前是有过几次可以的。可以感受到自己腿上、手上的脉动,一跳一跳。
4 我在昨天回去的公交车上非常非常饿。我像书中提到的一样对自己说:在等几分钟,等到家。然后深呼吸,向车外的大树像地球寻求能量帮助,然后慢慢的似乎没那么饿,因为饿所感到的心悸也缓解。我不能确定是什么在起作用。但是对于饥饿,我们可以控制,对于身体我们也的确可以做到精神与肉体的分离。
2020.04.30
人体是一架自行运转的完美机器。创造源头正在你之内运作。如果能记这种智能带入到日常生活,将不再痛苦。但是这种智能需要一定的觉知才能看到。
看这一部分,有一种感觉,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机器,而我们的思维是人类所编辑的代码。我们的思维也是更高层级的存在注入到我们的机器身中。我们以为身体和思维是同一纬度的东西,但实际上思维是由更高维度的人创造出来并注入的,是高于身体的
在你之内有两种力量,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使你在周围筑起高墙,而另一种时时想要扩张,想要成为无限的渴望。这两种渴望——保护和扩张——不是相斥的力量,尽管他们看起来很像。
你不需要去处理存在,你只需要去处理你所创造的存在。
这句话让我想到了《被讨厌的勇气》以及《非暴力沟通》中提到的一些观点。我们常常受困于“我觉得”“我认为”“我感受”,这些就是“你所创造的存在”而不是存在。我们所遇到的大部分的问题都是由我们自己所创造的,而不是本身存在。
延伸到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比如被批评,比如不和谐,比如工作没有做好,再比如一些情绪(愤怒、生气、焦虑等等),都是因为我们有所期待而创造出来的。而本身存在的 人、对话等等并不需要我们去处理,我们需要处理的只是因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东西。
感觉器官是有局限性的。
本身的局限:需要休息,能力的局限:总有无法达到的高度,但是又不断的出现奇迹,所以在这个世界中,大部分的存在也都是有局限性的,而且这个局限性也有一定的弹性。
不要让身体成为你的全部。
这句话让我想到了界限的划分。身体与清晰是可以分开的。身体的疼痛在那里,我们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抱怨。但是这个选择被大部分人忽视了。疼痛来临往往伴随痛苦。似乎已经是一种必然。
2020.04.29
在这个世界上是否有所成就,取决于你根据生活情境以及你所从事的活动来驾驭“物质神、精神身、能量身”这三个维度的能力
风止尘:达到任何高度都是从地基开始。我们的身体、思维、能量是我们的基地。无论走向何方都是对这三者的驾驭和使用。类似的,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健康管理、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等等都是基于“物质身、精神身、能量身”的延伸,是如何更好的驾驭、管理这三个维度的方法。
瑜伽是作者提到的能够从基本的三个维度到达更高维度的方法。因为三个维度本身并不融合,瑜伽的作用方式就是将身体、头脑(思想和情感)、能量连接到一起。
因为简书抽了上不来,我又重新写了一遍。
今天看到的内容是瑜伽介绍。作者认为瑜伽是实现内在统一的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瑜伽让我们在物质神、精神身、能量身三个维度达到统一。
延伸到生活中,我们常常学习并用到的健康管理、时间管理、精力管理都是基于物质、精神、能量这三个维度而总结出的比较有效高效的方法。从这一点来说,作者的理念是基于最基础的根本地基来阐述。对于瑜伽,我有练习过几次,印象词可以总结为“柔软的力量”“放松”,其作用更多的是偏向于在繁忙生活中的放松与休憩。这也是大众对瑜伽的理解。而更深一层次的链接内部达到更高维度的精神自由则多数被忽视了。也可以说,大众瑜伽只是保留了瑜伽这个形,而其内在的本质或目的鲜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
2020.04.28
这一章节的内容对我来说比较陌生。作者提到了:物质神、精神身、能量身,以太身以及完全超越物质的极乐。前三者相对容易理解,第四和第五已经超越平时的认知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的位置。但是还好,我们能够通过对前三者的锻炼去触碰或者到达第四第五部分。
坦白说,如果不是有那么多听说,可能这一段很容易让人说的不可信,或者说我现在依然存疑。因为是我认知范围外也没有体验过的东西。
文章中有一句话:“极乐本身不是目的”。这句比较有感触。但不是这句话本身而是思维逻辑。我们想要到达一个地方的路上或者过程中,有很多获得,或许很美好或许很有诱惑力,但是要明确一点:何处是目的。
2020.04.27
作者认为: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同一种能量组成。不同的事物只是同一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而“我”和“别人”的区分是宇宙中一切冲突的根源。
瑜伽是作者所认为的能够让内在实现融合的一种体验。
2020.04.26
责任是无限的。
书中对于这句话的解释让我佛中所说的“大爱”。
“无限责任”以及“大爱”都唱到我们对世间万物有所回应。同时又要区别什么是“回应”。回应不是承担,不是替其做决定,更不是背负对方的人生。责任也不是传统意义的上的好。可以是提点、可以是漠视、可以是欢喜、可以是痛骂。
责任与爱的基础是“我”,而非他人。“我”选择对他们的一切做出回应,可以对外界的一切负责任。
灵性修持的整个目的就在于,他让你打破自己给自己设下的界限,并体验到你自己的浩瀚无垠。解除你因无名而铸造的优先身份认同的桎梏,并活出造物者赋予你本原的样子——无限的喜悦,无限的责任。
去年以来,逐渐的意识到自己对于“权威”和“大众”的服从。常常会压抑自己的需求去服从大众的需求。自己在这种“他需”和“自需”中反复挣扎。在冲破这种桎梏的过程中也是反反复复,到现在依然未能摆脱。依然很在乎周围人的看法,依然会惯性的去服从力量和权威。但是我期待经过不断的觉察与练习,让我有一天真正的走出来。
2020.04.25《内在工程》
比较颠覆的两个认知:
1 责任不同于反应。责任也不是负担,越负责越自由
2 逻辑只存在于生命的物质层面。逻辑也是一种人类进化百万年后的,具有“限制性”的产物。
人们通过“意愿”和整个世界相联系。但是我们在生长的过程过“意愿”被各种压抑和控制。丧失了“意愿”觉察和表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