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会在不遗余力的鼓励,家长鼓励,学校老师鼓励,社会培训机构也在鼓励。鼓励,是很好的教育手段,应该说是来源于赏识教育的,只不过在时间的长河中,赏识教育的精髓已经悄悄隐去。
赏识教育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好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现在普遍在鼓励,但是更多的流于口头鼓励,流于形式。
孩子从小就在“宝贝,你真棒!”的声音中长大,至于说棒在哪里,怎么棒是没有人告诉他(她)的。最让人担忧的是,家长们生活忙碌,很多时候挂在嘴上的鼓励更是一种敷衍。
鼓励的精髓是什么?
鼓励的精髓应该跟赏识教育的精髓是一样的。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的教育,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对孩子无限热爱。
所以鼓励应该是充满爱和人情味的,是富有生命力的。
人性本质上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的需求。
施予鼓励的人,要有爱心,发自内心的鼓励才会让孩子感受到力量,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确是优秀的,的确是值得赞扬的。有人说,孩子的父母对孩子那肯定是爱心满满的啊,其实,我们中国人表达感情本来就是含蓄的。所以,首先要练习的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真正感情的流露,起码在身体语言这方面会不由自主的流露出来。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语言要有魅力。既然是鼓励,语言是要有感染力的,真正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自于自己的内心。真诚而具体,正面教育。
身体语言要丰富。
比如说,孩子主动看书了,可以说:“宝贝,你看书看得好认真啊!奖励你一个大拇指!”面带微笑,蹲下身体,目光直视孩子,眼里充满喜悦的看着孩子说出这句话,然后竖起大拇指,在孩子的额头上有感情的点上。
这样的鼓励,具体,看书看得认真;所谓奖励,在精神层面而不是物质层面。
物质奖励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精神奖励才是促进孩子内在动力的源泉,仿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有着精神的鼓励,孩子内心充满阳光,才会内心强大,在爱中茁壮成长。
慢慢的,随着孩子的长大,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奖励一个大拇指了,这些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而保持不变的一定是我们鼓励时发自内心的称赞,还有满怀喜悦的注视。
慢慢长大的孩子,在生活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搞不定的事情,所以,这个阶段需要更加慎重的使用鼓励。总是“真棒”,孩子会发现不是那么棒啊,因为生活中他有很多困惑啊,在“真棒”中长大的孩子,大概也是没有勇气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吧。那么,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会羞于在父母面前说出自己的困惑以及成长的烦恼。他也许会慢慢的懂得隐藏自己的内心,与家长的沟通也会浮于表面。
孩子的青春期大概从12岁开始,而8-12岁可以称为是青春期前期。
那么,鼓励也是一样。我们鼓励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是为了更好的引导他成长,成为一个有爱、有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个体。更是为了在他今后的人生路上,藉由鼓励而激发的韧性和坚强,以面对人生的起伏。
所以,在青春前期的时候,家长更加要理性使用鼓励,带着孩子顺利过渡到青春期。这个时候的鼓励,要理性。
慎用鼓励,学会鼓励的技能,别让孩子在鼓励中迷失自己。
鼓励是要有仪式感,检查自己是否是发自内心,是否是充满喜悦,语言的组织,是否已孩子的正面发展为主要目的。
鼓励可以达到的效果:可以强化好的行为;可以经由鼓励让孩子改变或者改进暂时做得不好的行为;鼓励可以让孩子知道,他始终在爱中存在;鼓励让孩子知道,即使他不够优秀也是正常的;鼓励让孩子在鼓励中学会爱,学会接纳,因为他会在鼓励中习得鼓励,鼓励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