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和儿子、我的父母一同去游泳。在去游泳馆的路上发生了一件小事。引起了我的思考。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准备去游泳的东西时,我发现没有了香皂,要买一块。出门下楼,我和儿子走在前面,两位老人走在后面。路上要经过一个小超市,我没有对儿子讲,我要去买香皂,自己独自的快步走进小超市,此时,儿子就站在门外等候,不久,儿子的奶奶走过来了,对着儿子直接说,“你又让你爸买什麽吃的!”这时,儿子的情绪反应比较激烈。大声的对她说,“没有。”然而,老人却批评小孩没有礼貌,为啥要如此的大声说。与此同时,我正好买好了香皂出来。就看见老人在批评孩子。我走到孩子跟前,轻声对他说,“你可以轻点对她说,要有点礼貌。对吧?”小孩没有再说什麽。后来,我询问孩子得知整个事情的一个过程。
但是,在游泳结束之后,我脑子里面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里面有一个大的问题,为什麽我想到是个大的问题呢?
因为这里面有个对小孩心理伤害的问题,还有就是我们作为成年人自以为是的问题。我是这样分析老人的内在思想逻辑的。以前,路过那家小超市时,小孩大多数时候会提出要买的吃的。那麽,老人的脑子里面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做了这麽一个先验性的判断。这小孩又让他爸去买吃的了。并且立刻就在嘴上讲出来,带有训斥的口吻。因此,小孩的心理就立刻起了反感的情绪,并且做出决定。反驳她。可是,老人并没有思考,小孩为什麽这麽生气。反而随即批评小孩不该那样说话。老人在自己的脑海中,真的一点都没有想到,小孩为什麽会这样回答她。由此,我想到了一位伟人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时,我还想到,日常生活中,我自己是不是经常犯老人刚才一样的错误呢?仔细想来真的很多。数不胜数啊。这就是自己一种习惯性、先验性的自我假设作为前提,然后,就武断的下了结论。这样是很伤人。回头想想,自己小时候也受到这样的伤害,当初,自己也就像自己的孩子现在一样大声的叫嚷来申辩。可是,大人们都不听啊。所以,我今天才把这个事情想成了一个大的事情。以后,我对孩子下结论前,都要了解、调查和询问清楚。这是我今天思考的最大收获。
其实,如果老人这样说,“你爸爸进超市去干什麽?你知道吗?”这就是在询问(调查)。我想,就能避免后面的事情。同时,我又想,如果老人这样武断的下了结论,我要怎么回答老人呢?可能有“首先,我没有叫爸爸买东西;第二,爸爸没有告诉我,他要买什么。第三,你不可以直接这样说。因为你没有问我,我爸爸进超市去干什麽。”我不知道,这样的回答,对老人而言会有什麽效果。
通过这件事情,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在任何要下结论的时候,问问自己,你询问了吗?你调查了吗?你是不是自己在心里以为一个大前提呢?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