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武志红《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终身成长篇
多年前,罗伯特.迪尔茨的妈妈的乳腺癌复发,病情非常严重。医生们甚至对他妈妈说:“你这已经是癌症晚期了,只有几个月可以活了。”
真的一定会这样吗?那时才二十多岁的迪尔茨想,也许他总结的“迪士尼的策略”可以帮到妈妈,于是他亲自给妈妈做辅导。他先问妈妈:“你的梦想是什么?”
妈妈回答说:“我没有梦想了,因为我没有时间了,那些梦想实现不了了。”
根据“爱因斯坦的策略”,如果一个人连了视觉化的梦想都没有了,那就只剩下绝望了。这时候,任何人都帮不了他。所以,迪尔茨知道,他首先要唤醒妈妈的梦想。于是,他继续问妈妈:“如果有,那会是什么?”这样问实际上是给对方的梦想一个单独的空间,她都根本不用去思考梦想是否能实现、是否会被批评攻击,她只需要大胆地去让梦想涌出即可。
听到儿子这样问,她想到了一个梦想。她说,她生命中有一个重要的使命没有完成,她渴望完成它。
这样一来,梦想是生出来了,并且不是头脑的一个想象,而是发自她心灵深处的声音,这种梦想会非常有生命力。
可是,一旦走到“现实主义者”的位置时,她就会停在那儿,她形成不了计划。因为她说,以前病到这种
地步的人都死了,她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在病的这么重的情况下,她不可能构思一个可行计划,去实现她的梦想。
在无数人看来,这像是确定无疑的事实,但是,这其实仍然是人类的一个限制性的信念,并不一定是真理。
迪尔茨知道,妈妈被医生“催眠”了,他需要打破妈妈的这个限制性信念。于是,他问妈妈:“一定这样吗?你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本来以为只会有一种结果,到最后却发现其他结果也可以实现?”
这个问法打破了妈妈思维中的限制,她想到了好几个例子:一个是迪尔茨的大哥,他小时候被诊断为肌肉萎缩,最后发现不是真的;一个是迪尔茨的爸爸,他得了绝症,医生说他只能活6个月,但他改变了生活习惯,最终又活了16年。还有迪尔茨的外婆,她怀着迪尔茨的妈妈时,医生说她生殖系统有问题,不要勉强自己生孩子,否则她和孩子都会死。可是外婆太想要孩子了,她决定试一试,最终顺利的生下了迪尔茨的妈妈。后来又生了三个孩子。
通过这些回忆,迪尔茨的妈妈的想象力的疆域打开了。她不再认为等死是唯一的结果,她相信还有可能继续活下去,并实现她的那个梦想,而她也围绕着自己的梦想制订了一个可行的计划……最后,她痊愈了,又活了18年。
后来,她常说:“我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发病前,第二次是发病后。得癌症是我生命中最糟糕的事,也是我生命中最棒的事。”这是一次罕见的转化-最糟糕状态向最佳状态的转化。
迪尔茨妈妈的这个故事,也许很多朋友会觉得不可思议。2008年,我在听到这个故事时也觉得太过于神奇。但后来,我采访过多位出现了一些奇迹的癌症患者,他们在癌症治疗中,都有了心灵上的重大转变。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地接受医学治疗。(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