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去看了《百鸟朝凤》,看完了一直想着要写点什么,但又深感文字之苍白难以抒情之万一。不过我还是要写,因为这部电影值得记录。
首先我不认为它是一部文艺片,所以不要再以“我又不是文艺青年,欣赏不来那些文艺片”这样的理由来阻止自己去了解它。电影其实讲的故事很单纯,某种意义上看着还挺接地气,绝对是言之有物,不是很虚很悬乎的不能理解的东西。所以大可以带着耳朵走进电影院,像听故事一样轻轻松松地看电影。
画风清新,亲近自然。
我不喜欢那些“脏兮兮”的电影,主角脸糊的一团糟,谁是谁都分不清,每次看我都恨不得把手伸到屏幕里面去把他们的头发扒拉开,脸擦干净,再顺便把灯光调亮一点。但在看百鸟朝凤的时候我特别舒服,画面清新养眼,青山绿水,虫鸣鸟叫,晚上在院子里躺椅上纳凉,扇着大蒲扇,闲话家常。“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是对农村夜晚的最好描写,而百鸟朝凤很好得把这些呈现给观众。
电影中拍的劳动场景也很真实,下地帮忙干活也是徒弟份内活,在正式学吹唢呐之前,天鸣和蓝玉就要帮助师傅师娘下地割麦子,去菜地摘菜。同样是割麦子,在电影白鹿原中就又是另一种场面了,大家可以对比看看是不是别有一番味道呢。
台词中下里巴人式幽默
我很爱看喜剧电影,从小看的最多的就是星爷的电影了,近几年国内喜剧电影屡创票房新高,动不动就几个亿,其中也确有佳作,但还是有那些“网络段子搬运工”喜剧在其中鱼目混珠,具体谁呢我就不点名批评了,槽多无口。
这部电影不算是故意搞笑,它就是把那个角色在现实中会说的话搬上了大银屏。比如师傅带着天鸣和蓝玉去某村长家出活,蓝玉看到了村长家的小孙女,晚上就和天鸣说:“你看见那小女孩没有,长得有点像你妹妹”,最后确实蓝玉和妹妹在一起了,青梅竹马。关键这时他们都还是孩子!说好的早恋不许成功呢!
还有当天鸣的游家班遭遇西洋乐队冲击接不到活闲在家的时候,他爸就抱怨外面葬礼上传来的洋乐队声音太吵,就问:“外面谁死了?”
天鸣:“西头的聋子。”
他爸:“死聋子活着听不见声儿死了还闹这么大动静!”
这一段大家都笑了,不仅是因为台词本身,更是台词背后爸爸对孩子想表达的笨拙的关心与支持。
牵动人心的剧情,发人深省的余音
这部电影大概前60%都是温馨乡土清新向的,从中间一幕:焦师傅把位置传给天鸣这一段开始,故事走向了沉重。这一幕其实应该是两层含义:明义上是班主之位的传承,暗喻则是唢呐从辉煌到没落两个时代的交接。
在师傅那个年代,唢呐匠是身份的象征,出活了,东家专门派人来接,专门来拿东西,“哪有让唢呐匠自己拿东西的道理。”还得行“接师礼”,坐在太师椅上,底下孝子贤孙跪一大片。一曲百鸟朝凤,非贤者不可享,村长的儿子求焦三爷吹百鸟朝凤,焦三爷轻轻地说:“不是钱的事儿”。一句话说出了唢呐匠的原则,骨气,还有把唢呐吹进骨头缝儿的韧劲儿!
到了天鸣这一代,以西洋乐队为代表的新事物的冲击使人们抛弃了传统的唢呐,年轻人更爱吉他,萨克斯,架子鼓以及性感女歌手带来的祝寿曲。钱给的少了,礼数也不周全了,没人再把唢呐匠当回事。
师兄们为了生活都离开去城里打工,只有天鸣还坚持着,他总说:“我跟师傅发过誓的”。一直到焦三爷去世前夕,一位文化局的局长找来希望将百鸟朝凤收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惜最后也不了了之,因为师兄们都不能吹了。
故事的最后,天鸣独自在师傅的坟前吹着百鸟朝凤,焦三爷听完大步离去。
灯亮了,电影散场了。出门的脚步有些慌张,因为我不想别人看到我抹眼泪的样子,不习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难过,情绪到了控制不住,也不想忍着,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慢慢被我们年轻一代抛弃,因为我们宣扬自己的个性,追赶自己的潮流,确忘了我们本该重视、珍视的一些东西。
电影到最后也没给观众说明唢呐和坚守的唢呐匠们该何去何从,我也不知道这样大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像我的标题起的那样:我们年轻人能为传统文化做些什么?我想,当有一天我们演奏着自己的传统乐器骄傲地对那些弄潮儿说:“我们也能很流行”!的时候,大概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