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清明节节日食品。青团子其色泽油绿如玉,口感糯韧绵软,又有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在一众吃货眼中,自然是一大美食。
可是,这么好吃的东东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别急别急,今儿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青团子的前世今生。
流传最广的故事和大禹有关。
话说当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用疏导之法,让三江通流汇入大海;从而使得太湖水位下降,水患得以平息,为种植冬小麦创造了条件,所以深得苏州人的爱戴。每到清明,总会有人想念大禹,并祭奠他。
这样过了好多年之后,有位苏州的年青后生,在某一年清明节的时候,发现人们用各种精美的供品来祭奠大禹,认为这样不配大禹生前节约的品格,大禹在九泉之下一定不安心。
于是后生开始琢磨应该怎样来祭奠大禹,才可以做到既尽了心意又不铺张浪费。
正巧清明时节是冬小麦返青的时候,于是他和大家商量用麦叶汁水和糯米粉做成了青团子,将青团子供在大禹治水墓碑前,以示不忘大禹治水之恩。
大家一看这个法子好,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家家户户都知道了,也就形成了习俗。
第二种说法和赵构有关。
说在宋朝的时候,高宗赵构兵败流落到了余杭,饥饿难耐之下用糯米夹杂着蓬青捏成团作为自己的食物。
被金人看到后,怀疑赵构发疯了,正在吃马粪,当下就掩鼻离开了,赵构也因此脱身。
百姓知道这事后,觉得吃青团子能够逢凶化吉,于是家家户户开始学做青团子,来讨个好口彩。
第三种说法和太平天国有关。
说有一年清明节的时候,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看到后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
清兵没有抓到陈太平,当然不会甘心,而且认定了陈太平就躲在村子里,只是一时之间没有找到而已。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清兵打的是好算盘,只要能把陈太平饿上几天,便是自己不去搜寻的话,陈太平也肯定会抵不过饥饿自己露面的。
看到这样的架势,那位农民很是忧心,正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
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
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还补充了体能;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
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用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当然这些都只是传闻,真假不知;不过直到今时今日,江浙一带还是保留了清明节时吃青团子的习俗却是真的。
要做青团子,新鲜艾叶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
先要把嫩的艾叶尖摘回来,用清水反复洗干净;放锅里用水烧开,可以加点碱,去除苦味和涩味。
水开后,要赶紧把艾叶捞出,防止艾叶变黄;然后打成泥,然后放入糯米粉中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事先准备好的豆沙等内馅,包成团子,上锅蒸十到二十分钟就可以了。
也有考究一些的,等出锅后在团子上刷上一层猪油,看上去就更是油绿如玉,让人垂涎欲滴了。
用豆沙做内馅,是青团子最为传统也是最为广泛的做法;考究点的还会在红豆沙里添上一些松仁,吃起来当然口感更佳。当然,除了豆沙馅之外,以前也有人用芝麻做内馅的。
可是,随着人们对于美食进一步的追求,这单一的内馅怎么可能满足吃货们那颗骚动的心呢?于是,就有了其他的内馅。
比如新晋“网红”肉松蛋黄青团,将肉松和蛋黄裹在团子里,丝丝交织,甜咸得恰到好处。
还有将燕窝裹在团子里的,咬上一口自然觉得细腻爽滑,当真是天下美味了。
好了,说了这么多,大家有没有动心、想不想尝尝青团子呢?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