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很忙,忙着收拾烂摊子…
上半年,搭建离岸外包开发服务商质量框架,从体系搭建,职责梳理,到人员配备,培养考核,捯饬了半年,到八九月份,终于有个样子,每家能自己转起来了。
原本以为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十月份去做一些Top N项目。
十一月初,审视各家质量情况,发现各种不对劲,一些供应商的数据,好的让我怀疑我们开创了软件行业的先例。比如说,业界非常痛苦的需求变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结果在他们的报告中,竟然是零,再比如说bug量数据,公司基线标准值是0.8,而有些团队均值达到了0.3。
从常识出发,这数据与事实绝对是不符的,中间一定发生了什么。然后我就走到交付一线的项目经理们那里,包括供应商的,听听他们的声音,果然如预料的,事实上质量现状并没有大的变化,设计的问题并没有改善。
和一个PM聊,既然咱们这里设计问题这么多,怎么在你们QA那里没有这些问题呢?人家直接来句,她天天坐办公室,和她说还要费我半天功夫讲,说了还没用,不如不说。
一句话狠狠把我拍回了现实,原来之前辛苦搭的框架,被他们做成了这个鬼样子。
再多找几家了解情况,发现另外一家做的让人眼前一亮,比如异常预警,人家用这套机制,成功把团队盘活了,该重点跟进的重点跟进,该升到高层决策的高层决策,纠偏不了的采取严厉措施,团队状况一目了然,并且规模稳步扩张。
同样的一套东西,做出来的效果天差地别。
这事给自己提个醒:
1.洞察问题不是靠空想的,走出办公室,去现场看一看;
2.别太相信框架,100分的框架交给50分的人去做,一样不及格;
3.数据就是个工具,辅助作用而已,实际做的不好,数据漂亮到极致,该暴雷还是暴雷;
4.做管理,不是仅仅管理好自己就行了,你的干系人的关键产物,花精力,打开细节看一看;
5.QA的价值,是为团队助力,解决问题的,不是增加负担的,时刻多问问自己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