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当初开咖啡店的动机,首先让我想起的其实是2012年那一年我的生活状态。
那时候算是在上海工作生活的第三个年头。由于房地产行业火爆,我所在的建筑设计行业也异常繁荣。公司设计项目接踵而至,而且项目周期都很短,开发商们恨不得今天拿到地明天就能得到设计图纸去施工。记忆里那一年少有按时下班的时候。每天的高强度的工作换来的是周末或者闲暇时间的放任懒散和报复性消费。那时的生活状态概言之就是:快节奏高强度工作,高疲劳度,高消费和低效率的“三高一低”模式。每天下班回家只想痛痛快快的来个葛优躺,然后报复性的玩游戏刷网页到12点甚至凌晨2点,觉得这样才能弥补自己加班带来的疲惫和精神损失。每到月末看着自己可怜卡内余额,感觉生命被如此消磨和浪费,实在是难以忍受。
如此暴力的现实状态让我开始思考自己来上海发展的意义,开始觉得好像回家发展也是不错的选择。节奏慢,压力小,每天可以悠哉的过日子。极度向往慢下来的优雅的生活方式,然后,做个咖啡店老板的想法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由于自己是建筑设计师的缘故,每每想起自己可以拥有一家咖啡店,都会沉浸在关于自己小店的每一个细节中,意淫不止。
所以谈到初心和动机,开咖啡店的理由就比较简单——逃离当时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给自己一个身心舒适的小空间,可以早上来杯咖啡读书,等待客人光顾,与有趣的顾客聊聊天,慢慢欣赏城市的点滴变化。
在决定和朋友一起开咖啡店之后,我在网上搜集了大量与开咖啡店有关的资料,然后梳理开店的细节。每天都开心的迎接每个早晨,而且鸡血满满。不过当时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在暗暗提醒我:即便是人生梦想也要保证店铺能能存活下来。因为如果店铺的经营有问题而被淘汰(关店的可能),那么再美好的梦想也只会变成美好的肥皂泡。
当时还有一个我认为可以在千里外的家乡开咖啡店的理由,就是我意识到,身在上海自己接触的到国内咖啡行业比较前沿的发展动态和信息,不用自己再做创新尝试,只要照搬一些自己认可的咖啡店形式和运行模式就可以为小店存活下去提供信息的保证。时下流行一种说法:我们赚钱的原因多数来自人们掌握信息的不对称。国内咖啡店有什么新的发展动向我都可以在上海街巷间的小店里第一时间看到。
在走访了上海大大小小二十几间风格各异的咖啡馆并阅读了几本关于咖啡店主题的书之后,我和同学把咖啡店的目标客户定位在了15-30岁之间的年轻群体,店铺风格走时下流行的小清新路线。除了提供咖啡等饮品外,还自己研发了几款味道不错的甜品,甜品的制作保证操作简单且可以在店铺内的用简单的设备完成。
当时对收入构成的认知基于对星巴克的基本了解。为了了解星巴克到底赚多少钱,怎么赚钱,主要收入构成等问题,我还专门下载了近3年星巴克的财务报告来看(当时正好自己在学习炒股,读上市公司财报技能get),发现其实星巴克的净利润并没有我们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美好(10%净利润估计会让大部分人惊叹唏嘘)。不过我发现星巴克的营业收入构成很有意思:欧美地区因为顾客喝咖啡的习惯,近40%的店铺收入来自咖啡豆的销售。但是在亚洲,尤其中国这种非传统咖啡饮用国,不小的店铺收入则来自星巴克的周边商品的销售(比如马克杯)。所以我们也决定加入文创小商品的销售,并且准备在运行中提高与顾客的互动,定期举办活动。这部分我会在后面关于营销的篇章里细讲。
总结:从商业逻辑上也就比较好理解,通过我在上海掌握的最新行业资讯,不断输送到咖啡店的运营中从而给当地顾客带来新鲜的体验,而且这种新鲜体验会不断更新,从而让顾客时常光顾小店,满足当地年轻顾客群这种寻求新体验的需求。打文化牌,用文创产品销售补贴店铺收入,并通过活动提高顾客对店铺的认同和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