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万维钢的“精英”专栏中,介绍了一个美国的研究项目,最后的结论是非全职男人离婚率可能性将达到3.9%,全职男人离婚率的可能性是2.5%。这样的研究,结论对我们家庭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显然不会对实际生活有什么现实意义,也就是说,有没有这样的研究结论,对现实生活没有什么区别。
看这样的结果,让我想起我的导师以前对一位同学博士论文的评价是“把一个屁大点事,写了十几万字”——这是一样的道理。然而,这对于作者而言,如果逻辑是正确的,推导出的结论是合理的,那对作者本人就有意义——思维训练的意义——这完全是作者的兴趣使然。这样的学术研究,本身就没有以现实关怀为追求,它就是兴趣性学术。
与此相反的另外一种状况,我们可以称之为现实性学术。就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并不以训练思维为目的,它必须有很高的现实价值,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比如说前几年廉思对”蚁族“问题自发现到调查的一系列调查报告、学术专著、专题论文的书写,不仅引发了社会对“蚁族”问题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了一些相关政策的出台,作者本人也因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获得了很多的荣誉。
当然,兴趣性学术,经常是从基础上、根本上有所突破的重要方法,它往往在兴趣的驱使下,能凭兴趣所致,而“意外”地解决一些突破性的基础理论;现实性学术,由于受到现实困境的制约,所以容易偏向于操作层面的内容,而缺乏对基础概念、根本问题的关注。
当然,以上所举,是两个极端的例子,真正的学术研究,可能只是偏向于兴趣性学术或者现实性学术一点点。而这一点点,正是我们每一个个体在 自己进行学术研究之前,必须要不断反思、不断选择的重要内容。所以,理想状况应该是从事兴趣性学术的学者数量只占很少一部分,比如一两成,而从事现实性学术学者数量占一大部分,比如八九成。
现实的情况,恰恰相反——从事 兴趣性学术的人多,而从事现实性学术的人少。现实性学术才是应该有大量学者去从事,以为更多的人群服务,兴趣性学术只需要一小部分人去从事,完全是一个小众的精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