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耐撕BaBa(船长)在家长群进行了关于4-15岁孩子STEAM学习规划的分享(预热介绍可点击 :3-8岁家长必看!不懂的人才买贵的,真正的乐高自由只选对的!) 由于群内不少家长是第一次听说或接触STEAM教育,我们在本次分享上讲的内容也是围绕从基础概念到落地实践开展。
值得好好看完,值得好好收藏!干货满满。
▲分享会提纲
以下,讲座原文:
STEAM这个词从2016年左右在国内出现,到现在变成部分家长嘴里的“热词”,并没有多久。
但是到底有多少误读,我们理解了多少?
希望这一篇文章能够给大家一个普及和“扫盲”。
STEAM教育到底是什么?如何正确的理解STEAM教育
STEAM教育,是五个学科的跨学科教育,分别指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Mathematics数学,这五个学科的融合。
那么我们熟悉的理工科学科、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算STEAM教育么?
这些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基础,但是这种传统分科教学的课程并不属于STEAM范畴。
因为重点在于“跨学科”!
在什么学习场景下最需要跨学科?
一定是为了解决一些真实问题所需要的学习。
比如我举一个上周刚发生在朋友圈的例子。
小学现在要求学生在家养蚕,观察蚕的变化,有一个环节是需要将蚕茧进行抽丝。
一般孩子肯定只能慢慢抽了,玩物有个娃思考了,我为了节省时间,又能抽丝抽的很整齐,能不能有自动抽丝的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这个学生用了家里的乐高机器人零件,开始设计了一个抽丝的机器,里面有齿轮的组合,有马达通过齿轮、轴的传动结构。
这属于机械结构、属于工程。
当然电能转化为动能,这也是很基础的科学知识。
这个还不够,他还要去观察和计算,到底什么样的转速能够让抽丝不断,因为不能太快,速度的调整是通过编程,这里就有数学和编程技术。
然后后来还做了改进,丝是卷在纸筒上的,所以还需要改进设计,假装限位器,防止丝在纸筒转的过程中跑偏,这里就有底层的设计思维,也就是STEAM里的A这个范畴里的思维。
通过这个小小的案例,大家应该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跨学科STEAM学习,什么是真正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项目制学习。
所以经历过STEAM学习的孩子,很自然地会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更好的解决生活问题。
而如果这些都不会,那么只能是停留在想象,而没法真正落地去解决,想象力也变不成创造力。
上面是举了一个身边的例子。
那么STEAM教育作为一个“舶来品”,到底是怎么定义的?五个学科之间到底是怎么联系的?
我们来看一张图,我认为这张图是目前对于STEAM教育概括的比较完整的图。
这个金字塔最底层是是STEAM每个学科所涵盖的知识内容的细节,可以理解为类似我们校内分科教育所教授的内容和知识点,然后多学科领域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框架设计和组织。
在美国,大多数时候还是叫STEM,到了2007年教育界开始呼吁加入A,于是最终形成了STEM与A融合的,所以有了金字塔顶端的:“终身的全人教育”。
这个图右上角还对STEAM五个学科的关系做了一句解释:
科学和技术通过工程与艺术来呈现,所有这一切建筑在数学的基础上。
所以数学还是很重要的基础知识,只可惜国内的数学更多的往奥数的方向上去,而没有往STEAM的结合上去。
STEAM教育在国内外发展的如何?STEAM教育是培养最高阶思维?真的如此重要?
STEAM教育起源于美国,并且从高等教育往下延伸到中小学。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发表《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明确提出“Science、Technology、Egineering和Maths”教育的纲领性建议,成为STEM教育的开端并引导着此后美国十几年的高等教育改革。
2013年和2018年,奥巴马和特朗普政府先后发布了STEAM教育五年战略和新五年战略。
比如2018年底,特朗普政府发布新五年战略中,明确提出:
STEAM教育是带领国家成功的一条重要路径。
所有的美国公民都将终身受益于高质量的STEAM教育,而美国将成为STEAM扫盲、创新和就业的全球领导者。
并将此计划定义为“北极星”计划。
这张照片是特朗普总统在STEM教育总统备忘录签字仪式上向学生发表讲话。
那么作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中国,是2016年开始才频繁提及STEAM教育的。
2016年,教育部制定《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到“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
这是国内首次在官方的政府文件中提到STEAM教育。
2019年,教育部也发布了两份很重要的文件。2019年3月,教育部发布《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文件中提出:
探索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模式应用。启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推动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提出:注重加强实验教学与多学科融合教育、编程教育、创客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践等有机融合。
在这5年内,各地学校分别以各种方式落地并推进STEAM教育,包括很多示范学校的建设,校内创客空间、机器人教室的建设等。各类科技类竞赛也开始被部分家长所关注。
那么,我们是不是因为教育政策里开始推动STEAM教育,我们才需要重视呢?
为什么STEAM教育在美国已经发展了30多年,并且已经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呢?
从社会和国家发展来看,美国STEAM教育的提出和普及,是和美国硅谷崛起,高科技应用领域的人才需求量井喷的大背景分不开的。
而国内最近几年开始提STEAM教育,也是和科技强国,工业4.0,人工智能等未来科技发展的需求分不开的。
因为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具备跨学科的STEAM领域的人才,面对未来的不确定和科技发展,越来越需要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而从教育经典理论和人的认知发展规律来看,STEAM学习培养的正是孩子的高阶认知能力。下面是教育学中经典的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图(认知维度):
通过中文翻译一下,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从下往上,分别是:
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大部分的传统学校,教给孩子更多的是记忆、理解和解题层面的应用,也就是停留在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的解题方法。
而正是STEAM教育,基于解决问题,基于项目制教学的跨学科的探究和学习,更关注综合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而这些都指向了“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可能大家比较陌生,但元认知的确是最高阶段的认知能力。元认知是指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即“认知的认知”。
简单来说,元认知,就是你“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
所以,你觉得STEAM教育重不重要?如果校外只能选择一门兴趣课,那我认为最后剩下的一门必须是STEAM领域,因为这培养的是最高阶的思维,还有比其他更重要的么?
音乐、美术、舞蹈、体育,只能说是兴趣和特长,但是远没有STEAM学习的培养高阶思维来的重要。
当前,STEAM教育的重要载体有哪些?4-15岁的孩子STEAM学习的规划路线图大致应该如何?
前面说完了大背景和STEAM学习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看看国内,都要哪些教学载体,有哪些类型的兴趣班是属于STEAM教育的。
这里比较多见的会有:
乐高、机器人、编程、创客、科学等。
但这些培训,真正能将STEAM跨学科教学融合的很好的,还是需要宝爸宝妈认真鉴别。
就像下图所示,很多用STEAM教育来包装的名词,最终我们还是要看看课程设计才知道是不是STEAM教育。
那么从4-15岁,STEAM学习的基本路径是什么呢?
根据国内外的主要课程载体来看,国内目前真正综合性的STEAM课程还在探索期。
结合大家能接触到的兴趣班,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个路径参考。
见下面的“脑图”。
围绕STEAM学习阶段,有哪些对应的优质竞赛可以参与?
如果你在进行STEAM学习,千万不要忽视竞赛!
无论是从综合能力发展角度,还是辅助升学的助力角度考虑,参与优质竞赛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也给宝爸宝妈们理出了一份可参考的竞赛指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还有不少科技类竞赛是有教育部批文的比赛,或者是国内规模较大的商业比赛,但因为数量太多,今天就不做展开介绍了。各位家长们可以重点看下体制内最权威的几个和一些优质的国际性赛事。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搜索公众号:耐撕BaBa 的往期文章,大多数优质赛事和主流赛事我们都有进行详细介绍和学习建议。
那么,今天感谢大家的聆听。
关于STEAM学习,如果各位宝爸宝妈们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欢迎留言给我。